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武威市地图 >
凉州区地图
凉州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国土总面积4873.85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8.629亩,人均耕地1.88亩。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20.6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16%、1.54%、2.81%、13.46%和0.38%;建设用地为3.41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未利用地为24.687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
水资源:凉州区分布于石羊河中上游地区,流经区内的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是全区的主要地表水源,多年来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80亿立方米/年(1993年~2003年)。区内地下水取水量为5.25亿立方米/年,其中90%为河渠入渗量、基岩裂隙水入渗量,近十年来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为2.816亿立方米。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总的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9.616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各类矿点100多处30多种,矿产资源品种主要有煤、陶土、石英砂、萤石、硅石、花岗石、地热水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5种,石英石、石膏、芒硝、花岗岩等非金属资源在西北占据优势。除煤的开采规模较大,有一定的历史,其余均属近几年发现。该区煤炭资源初步探明储藏量约8400万吨,其中设计可开采储量约为1700万吨,年开采量近几年均为30万吨左右,开采回采率为82%,实际回采率为70%,煤炭主要有无烟煤和有烟煤。
森林资源:全区森林面积已达69.32万亩(天然林6.37万亩,人工林62.95万亩),按林种分:农防林29.86万亩,水保林8.16万亩,防风固沙林18.1万亩,经济林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1%。全区活立木蓄积达198万立方米。
农作物资源: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谷子、玉米、高梁、洋芋、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葡萄、胡麻、油菜等,还有西瓜、白兰瓜、苹果、蔬菜、大麻、纤维亚麻、葵花籽、烟叶、发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多,品质优,久负盛名,远销省内外,部分产品还销往东南亚和独联体,尤其是无壳瓜子为世界所仅有。凉州区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和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培训、环保“六进社区”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跨入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行列。

教育事业

全区现有大中专院校11所,中小学614所,博物馆、文化场馆、体育馆、艺术馆、图书馆、影剧院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设施齐全,广播电视、“双拥工作”、档案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凉州历史悠久,教育源远流长。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区”的战略,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过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绩斐然。基础教育长足发展。1985年,全区普及了初等教育。1995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实现“普九”的县、市、区之一。近年来,狠抓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工作,目前,全区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9%以上,初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98%以上。全区共有中小学570所,其中小学492所,初级中学66所,完全中学12所;在校学生19.9万人,其中小学12.6万人,初中6.2万人,高中1.1万人。为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2000年,成立了全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也进一步扩大,2001年,境内有1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3所学校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幼儿教育发展迅速。1980年以来,在政府办园的同时,部门、集体及个人积极兴办幼儿园,开设学前班,形成了以市区办园为示范、乡村办园为主体、企业及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格局。目前,全区有幼儿园361所,在园幼儿2万多人;学前班199个,在班儿童4400多人。4~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0%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幼教队伍专业化程度及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全区有16所幼儿园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为使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从1983年起,积极改建和兴办农职业中学,逐步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区有职业中专、中学5所,在校学生1200多人。同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大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开办了“三加一”职业班,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成人教育日趋完善。1988年,经省、地验收,全区达到了“基本扫除文盲单位”标准。之后,各乡镇、村相继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90多所,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农民达10万多人次。1994年,凉州区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1995年,全区达到国务院颁布的“基本扫除文盲标准单位”。目前全区有24所乡镇农技校达到省颁“丙级”标准。成人中、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参加自学考试、上电大及成人大中专院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干部、职工成千上万,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区及乡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53所学校建起了教学办公楼,大部分的学校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和硬化。同时,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区中小学基本配备了电视机、录放像机、投影仪、录音机等电化教育教学设备,装备计算机4500多台,建立用于远程教育的卫星地面接收站400多座。建成了凉州区教育网,部分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2006年,整合教育资源,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预计达到7266元,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820元,年均增长9.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6%。住房、教育、文化、旅游、交通、通讯等生活性消费比重逐年增加。凉州区全面实施了“五险合一”试点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连续三次提高低保标准,城市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全部纳入财政供养范围。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全面展开。切实做好救济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累计发放救灾资金800多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推进,参合面达85.1%。

民族

凉州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全区有少数民族25个,人数较多的有汉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等。?

地理环境

凉州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区内土地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762.15万亩),东西长约122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46亩,比全省人均量(26.15亩)少18.69亩,比全国人均量(10.95亩)少2.49亩,是全省和西北干旱地区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全区耕地面积192.57万亩(包括林草地22.36万亩),人均耕地1.88亩,比全省人均(1.97亩)少0.09亩。农用地32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9%;未利用地3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3%。区内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分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三种,海拔1440-3263米,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西南部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为走廊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凸起,山势降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东段,为走廊带的凹陷,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细土平原,海拔1500-2000米;东部是腾格里沙漠,海拔1500米以下。全区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年蒸发量2020毫米,主要风向为西北风,静风率26%,年平均温度7.7℃,无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时数2873.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9.05千卡/平方厘米,属太阳辐射量高值区,昼夜温差平均7.9℃。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适宜各类植物进行光全作用和积累养份,并为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大风、沙尘暴、霜冻、暴雨等。

行政区划

全区辖19镇18乡,2个开发指挥部,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国土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全区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非农业人口23万人。州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全区有少数民族25个,人数较多的有回族、侗族、满族等。?,凉州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太阳辐身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夏季短而较热、冬季长而寒冷、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大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967.8小时,日照百分比为67%;太阳辐射量为138.45千卡/平方厘米;气温以7月最高,为29℃,1月最低,为零下14.9℃。多年平均降水量160毫米,年蒸发量2020毫米。凉州区辖7个街道、19个镇、18个乡:东大街街道、西大街街道、东关街街道、西关街街道、火车站街街道、地质新村街街道、荣华街街道、黄羊镇、武南镇、清源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高坝镇、金羊镇、和平镇、羊下坝镇、中坝镇、永丰镇、古城镇、张义镇、发放镇、西营镇、四坝镇、洪祥镇、谢河镇、五和乡、韩佐乡、松树乡、大柳乡、长城乡、金沙乡、柏树乡、金塔乡、下双乡、九墩乡、怀安乡、金山乡、清水乡、吴家井乡、新华乡、康宁乡、东河乡、河东乡。

凉州民俗

春节社火:每年春节,在凉州大地上,传统的社火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庆的锣鼓,为城镇和乡村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流行于凉州的民间社火,阵容庞大,形式独特,装扮艳丽,表演精彩,引人入胜,风格鲜明,明显地保留了古典西凉乐舞的遗风。?,关于社火队的形成,凉州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开战,楚庄王被围困在一座城里,突围不得。其时正逢春节,楚庄王苦思突围之策,终于计上心来,装扮成“春官老爷”,随从侍卫扮成执事跟班衙役,御林军扮成鼓子匠,王后嫔妃及宫娥彩女等扮成蜡花女,武将文臣等扮成金刚或罗汉,后随各色臣民百姓,最后由御医压阵。他们打开城门,敲锣打鼓从容而出。围城敌军见此阵势,以为是天兵天将下凡,纷纷围观看热闹,不予或忘记阻拦围攻,楚庄王因此得以脱险。从此,楚庄王为纪念这次脱险,就在每年春节按照以上规矩闹起了社火,其本人也被尊奉为社火队的祖师爷。?,凉州民间传统社火队的结构,一般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火的前导部分。打头的是“春官老爷”,一般人都称之为“老爷”。“春官”是封建社会对礼部的别称,掌管礼仪、祭享、贡举、外交等职。闹社火一是在春天,二是文化活动,当属分内之事。“春官老爷”是社火队的总领队,担负着统领指挥整个社火队的重任。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春官老爷”必须由当地辈份大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德高望重者担任。因此,在社火队里扮演“春官老爷”是一份难得的殊荣。在闹社火前,社火会(民间又称元宵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推选“老爷”,然后由会长亲自将大红请帖郑重其事地送到入选人手中。入选人为表谦虚,必然略有一番推诿,而后答应下来。为了不负众望,入选“老爷”在接到请帖后还要有一番认真准备的过程。待到社火开闹时,每天早晨社火会的人要敲锣打鼓,燃放炮仗,前往请“老爷”。“老爷”装扮齐整,欣然就位,率领社火队,红红火火,走乡串户,正式开闹。每天闹完社火,社火会的人还要敲锣打鼓送“老爷”回家,“老爷”家要设宴款待。说起“春官老爷”的打扮,还有一定的讲究。古时候,“春官老爷”的服装是朝廷命官打扮,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蟒袍,还坐一顶四人抬的官轿。清朝时候,则穿满清官员服装,坐七品官轿。民国时期,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架一付茶色墨镜,手执一把折扇或鹅毛扇。官轿前,排列着全套仪仗执事,左右护卫手执写有“回避”、“肃静”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虎头牌。另外还有道锣、探马、报子、门子、衙役等一班人前拥后卫,俨然一派官员出巡的威仪。到后来,这些人员逐渐有所裁减,如轿子、马匹及仪仗执事等都不再出现了,但道锣、探马、报子、门子等依然如故。增加了“陪老爷”(一般由“春官老爷”的嫡亲兄弟担任)。“老爷”仍在社火队里享有绝对的权威。?,第二部分是鼓乐队,一般由大锣、大铙、大钹、铰子、长号、唢呐等组成。社火队行进表演时,配以锣鼓音乐,表演的人们按锣鼓音乐的节奏扭摆踏步,左右摇晃,显得十分热闹和谐。?,第三部分是天公和天母。天公天母的扮相是一对农家夫妇。天公扛着锄头,拿着木锨;天母提着蓝子,拿着笤帚。凉州民间传说天公天母是司农之神,专管人间耕作之事,象征着勤劳与智慧,他们行进之地,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公与天母的表演动作十分逼真生动,天公挥锄耕作,握锨扬场;天母撒种扫地,送茶送饭。同时二人边唱边舞,真个是“夫唱妇随”。?第四部分是腰鼓队和蜡花队。腰鼓队也叫鼓子队,打鼓人被称为鼓子匠。鼓子匠一般为古代武士打扮,身穿黑色双排扣武士装,足蹬长筒靴,头戴黑色英雄巾,上扎红绒花,各背一面羊皮鼓,双手执鼓锤,边行进边打鼓表演,动作粗犷有力。鼓子队的人数一般为8至16人,有些为32人甚至更多。蜡花队的人数与鼓子匠相同,身穿彩色女袄裙,一手拿一面手锣,一手执锣锤,锣锤上系一条长长的彩绸,敲起小锣,舞姿翩翩,彩绸飘飘,十分动人。队前有傻公子和丑婆子领头表演。傻公子和丑婆子的化妆和表演都非常滑稽可笑:傻公子一脸傻相,憨态可掬;丑婆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他们相对扭舞打浑,为社火队增添了许多“笑料”。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是整个社火队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特别是两队或多队社火相遇时,要展开对舞,互相迎接,以示礼貌。这时,傻公子和丑婆子便使出浑身解数,傻者愈傻,丑者愈丑,将各自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第五部分是和尚队,也叫大头队。和尚队一般穿僧衣戴僧帽,也有戴面具的。金刚穿武士装,戴头盔,手拿降魔杵、钢鞭、画戟等兵器,人数一般为8至10余人。表演时,和尚模仿十八罗汉各种神态的舞蹈,金刚作武术表演。?,第六部分是百色队。这是社火队里最随便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队。这一队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组成,大部分扮成传统戏剧故事,如唐僧取经、白蛇传、桃园结义等。这一队的人数最多,大约在五六十人至七八十人乃至百人以上。表演时,百色队在紧锣密鼓声中跑大场,有四门斗敌、五典坡、六月雪、七巧会、八阵图、九穿梭、十面埋伏、八角茴香、蒜瓣子、双龙会等很多花样,使观者眼花缭乱,赞叹不已。?,第七部分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这是一个贯穿全队、活跃全局的人物,即所谓的“膏药匠”。这个角色是游方郎中打扮,一手执蝇拂,一手摇串铃。他的主要职责是随时随地制止乱挤乱闹的人群,协调指挥各队表演,起着维护秩序和照料全局演出的作用。在新到一个表演场所,或在各种表演间隙中,“膏药匠”能即景生情地现编现唱“秧歌子”。“秧歌子”多为四句一首,内容大多为颂春节、贺太平、庆乔迁、祝长寿、恭喜发财等吉庆词语,但要唱得切合实际,具体生动,诙谐有趣。长于此道的人,往往妙语连珠,好曲连台,博得观众齐声喝彩。社火队中,“膏药匠”这个人物的出现,还有其讲究。据说,膏药是药物中的万应灵药,又名八面风。“膏药匠”是古代凉州民间对医生的代称。凉州王蛤蟆膏药非常有名,可能与此有关。因此,这个人物既有联络社火全局的职能,又象征着驱瘟散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
元宵灯会:凉州人过春节,到正月十五闹花灯才算结束。正月十五,民间叫元宵节,这个节日最突出的景观,就是围绕张灯、赛灯、赏灯等一系列“灯”事活动而展开,因而也称“灯节”。这是一个极富游乐性质的群体节俗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种沿袭。元宵灯会,据说是从汉朝留下来的。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且用糯米粉团成丸子,状似珍珠,俗称“元宵”,表面上是敬火德星君,实际上是想用糯米糕粘住他的牙齿让他少说话。凉州的元宵灯会,辉煌奇巧,蔚为壮观。每年元宵节前,各行各业人士便纷纷忙碌起来,那些彩纸颜料,铁丝竹篾,纱线布帛,经过剪、剔、绘、染、扎、缠、绷,在一双双巧手的运作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式花灯,有各种动物、花卉、瓜果、神话人物等。到了元宵这天四街八巷的临街人家、店铺、机关单位,都在门前张挂彩灯,装点得凉州城宛如灯的海洋,天刚擦黑,便万灯竞放光华。此夜,凉州人都要出门游灯,街上人头攒动,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如果遇到龙灯,则观灯者必从龙下钻过,说这样一来就沾了“龙光”。又据说龙是多子多孙的吉祥物,且“灯”又从“火”从“丁”,钻了龙灯,就可以人丁兴旺,日子红火。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盏盏彩灯,不仅好看,而且也寄托了凉州人对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的向往。在凉州农村,元宵闹灯又别有情趣。农村的花灯,于朴拙自然中见巧夺天工的智慧。有的用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萝卜将里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点燃作火炬;还有的将老葫芦壳削至半透明,外绘以各种图案,制成花灯。更多的是以彩纸扎成各种形状的灯笼。凉州的元宵灯会,源远流长,颇负盛名。旧时《风俗志》载:凉州“元宵前后,四市竖坊,盛张灯炬,且架高山,蒙纱画佛像,名鳌山灯者,不一而足。镇海、姑洗两塔,亦层层燃灯。一时燃爆竹,吹箫管,火树银花,与日月交辉;笙歌欢腾,彻夜不休;人民云集游乐,以为太平丰余之兆,自唐时已然。”然而,在凉州的诸般灯市中,最神奇有趣、出类拔萃者,当数金塔寺的“黄河灯会”。“黄河灯会”,顾名思义,就是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有“阵排天地,势摆黄河”之妙。又说是仿照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第五十回“三姑摆布黄河阵”里黄河阵的摆法。先扎好灯山门一座,悬灯结彩,以立门户;后取中央太极之意,在灯阵中央竖五丈高杆一根,上挂九莲宝灯、吊斗、旗幡;再将360根灯杆,挑起360盏各色花灯,按九宫八卦之势,分为九座城池,摆成黄河九曲连环之阵。观灯者必须按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线行进,方能曲尽其妙,遍踏所有灯城而出,否则将会迷失方向,如入迷宫。每年元宵燃灯,四方乡民蜂涌而至,照以上规矩遨游黄河灯阵,“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元宵之夜,凉州大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暮色刚刚降临,皎月从东方升起,漫山遍野像是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一块平坦的高地上,竖起一座方方正正的灯城,巍峨辉煌,灯月交辉,五彩缤纷。那雄伟华丽的灯山门,那闪闪烁烁的一片灯海,还有那高架在中心灯杆上的九莲宝灯,那飘摇的旗幡、吊斗,映衬着祁连山暗黑的山影和开阔起伏的山野。“黄河灯阵”仿佛一座古代的军营,在夜色中显得那样庄严神秘。“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灯的人们,高举着灯笼火把,潮水般地涌来,从灯山门正中进入“黄河灯阵”,在这个神秘莫测的灯的迷宫中盘旋回绕,尽情漫游。都说是九曲黄河十八弯,但看灯的人们,谁也弄不清到底拐了多少个弯,转了多少个圈,只感到忽而左盘,忽而右旋,忽而朝南,忽而往北;兴趣盎然中,但觉灯海锦簇,万头攒动。各种各样的灯犹如百花争艳,各具情态。且不说那些传统的走马灯、玉兔灯、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三战吕布灯、大闹天宫灯等诸色花灯仿佛使人进入神话世界,单就这些白菜灯、葫芦灯、西瓜灯、辣子灯、猫儿灯、狗儿灯、羊羔灯、娃娃灯……也是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美不胜收,确实匠心独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本色,真可谓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了。此情此景,正应了一首古诗:?,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这一天,有时遇上下雪,正好应了“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语。漫天飞雪,银装素裹,此时此景,别有一番滋味。?
四坝“滚鼓子”:“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队黑色的古代武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锤,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起舞,那整齐划一、沉着稳健的步伐,那一往无前、冷峻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震人心魄的击鼓动作,还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把人们带进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突奔,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这就是被称为西部鼓魂的凉州四坝滚鼓子。滚鼓子是流传在凉州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乡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据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四坝乡农民不断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之花,革古鼎新,代代相传。四坝滚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从它的化妆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滚鼓子的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仪态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前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它一般由数十名到上百名精壮汉子组队表演。每年正月闹社火时,乡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走乡串户进行表演,有时还要进行鼓子表演,叫做“会鼓子”。“会鼓子”的场面十分宏大壮观,每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和谐统一,形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气势,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令人奋发,催人奋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滚鼓子这一民间艺术之花进行了不断地整理和改进,使之逐渐完美,表演质量稳步提高,屡获殊荣。1955年,四坝滚鼓子队赴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调演,获优秀节目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又先后应邀参加了全国第四届艺术节和丝绸之路节、酒文化节、民运会等节会的文艺表演,因风格独特、气势恢宏而获奖。1990年4月,甘肃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片《西部之舞》,滚鼓子作为重点节目之一被介绍到国内外,从此,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
石碑滚灯:永昌镇石碑村闹滚灯,由来已久。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石碑村的滚灯具有地方特色。1957年,石碑滚灯曾在凉州轰动一时,并赴张掖专区参加调研,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之后,石碑滚灯便存留于人们的记忆之中。直到1997年农历正月十五,石碑人又立架起灯,重组滚灯班子。?,据传,石碑沟一闹社火就滚灯。过去,从十三日开始闹社火,一闹四天。从正月十三日开始,石碑村便立架起灯,灯架立于石牛前。灯架长3?86米、宽1?6米,共18层。架上之灯,十三日摆“上元一品”字形,十四日摆“中元二品”,十五日摆“下元三品”(或“天下太平”),所需灯约100多只。灯里添清油,随时注油,直到闹滚灯结束。所滚之灯过去用瓷碗底,现用小碟替代。灯架前挂黄幔(一取吉祥,二挡雪遮风)。?,十五日晚八时,滚灯表演开始,一般为12人,据推测取意十二生肖、十二月、十二时辰等。表演者特殊装束而出,额上顶碗,碗里置泥,泥中插蜡,碗边糊纸,上贴由本地心灵手巧者所剪十二生肖图案,纸高出碗沿10寸许。表演者双手做虚托碗状,首先绕场几周,然后起阵法。“八角茴香”;“四门斗底”;“双环套月”;“卷棉花”,一绕二紧三卷儿;“鸭子凫水”,手划脚挪往前奔;“母鸭偎蛋”,小心挪脚碎步紧;“单摔双摔”,扭着屁股左右摆;“左右重复”,前六(人)后六(人)背相移;“莲瓣盛开”,中灯一立莲瓣抖;“柳树盘根”,两人相勾腿套腿;“辫蒜瓣”,扭来拧去大绕环;“猴儿式”,抓耳挠腮惹人乐。滚到最后,12人齐趋于地,360度大转身,尔后将灯从额上取下,放两排,碗等距,舞灯者一人“老鼠倒仓”(俗称翻跟头),12人从碗距间翻过(也称打车轮)后滚灯才告结束。随即观灯(因其有唱之意,故应为唱灯)开始。唱灯者或二人或四人。须有熟知曲调、歌词者才能胜任。曲调为西北民歌花儿,悠扬顿挫,唱调铿锵,韵律圆润。唱者从第一盏灯唱起,唱完12盏,再重复,歌词内容多限于历史人物或典故,一问一答,诙谐有趣,又不乏教益,一直到曲终词尽。此时,皓月当空,灯月相映万人齐喧,车欢马叫,呼儿叫娘声迭起,人们踏月归家,弄不好睡梦中还会来一声“好!”
凉州贤孝:一踏上凉州的土地,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地,无论农舍街巷还是茶坊酒肆,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卷: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他的周围,或站、或坐、或蹲,围满了听众。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愤。人们的心被他深深地牵动着,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叹唏嘘,或自言自语。人们在这种乡土艺术的浓郁氛围里,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便是凉州贤孝。作为一种植根于凉州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它以一种极为直白、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为清朝年间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很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也偶而有之,如果另有一、二人吹笛子、拉二胡或敲碟子、木鱼等伴奏击节,或有数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强气氛,谓之“接后音”。?,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通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凉州贤孝只有以凉州方言演唱,才韵味十足,感人至深,如果换了别处方言,其艺术力量则大打折扣。因此,它是凉州本土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在演唱中间,艺人们为了活跃气氛或调动听众情感,有时还边与听众交流,边进行即兴创作,多合辙押韵,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西北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并能即兴发挥,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说白诵唱自由多变,一般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设置,不拘一格。间奏过门长短随意,也是按当前听众的多寡、兴味的高低而安排。凉州贤孝常用的曲调有:招徕观众、烘托气氛的光调过门;赋比起兴、预示情节的开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发展的光调;引向高潮、字字紧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悲音;悲愤欲绝或诙谐有趣的花调等。凉州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多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在演唱中,根据听众构成和季节特点,分“段子”和“大戏”两种。“段子”的内容较少,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教说、劝诫内容,直抒胸臆,简洁明快。如《劝妹子》、《小姑贤》、《目连生孝母》等,夹叙夹议,曲调也始终不变,一般是四句一段。“大戏”则适合农闲季节演唱,内容多为野史演义,可唱数十小时至上百小时。“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前者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白鹦鸽盗桃》、《丁郎刻母》、《汗巾记》等;后者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如《薛仁贵征东》、《五女兴唐传》等;也有的反映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如《鞭杆记》、《打西北》、《解放武威》等。对于这些内容,听众们其实早已熟稔,大凡都能哼上三两句,但因凉州贤孝的独特唱法,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一些群众文艺工作者专为盲艺人创作的新唱本,如《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凉州贤孝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演唱,直白自然,原汁原味,无矫揉造作之感。由于其创作方式和流传方式的局限,个别唱本中亦有一些迷信的、甚至淫秽的东西。经过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扬弃,艺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凉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历史沿革

凉州的由来: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因此而得名。当时武威郡下属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次、鸾鸟、扑、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故臧。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置凉州,一直到西晋,姑臧均为凉州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与此。
近代凉州:民国时期,凉州基本沿袭旧制,分别为甘凉道、督察区、专员分署所在地,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等县。在历史上,凉州有过她容光焕发的年代,也有过凄惨哀怨的岁月。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凉州连续发生了地震、水灾、旱灾、兵灾和瘟疫等天灾人祸,使这颗西部明星的天空失去了往日光辉,凉州人民也遭受了历史上最为沉重的苦难。
现代凉州:从1953年起,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伴随着国家发展的总旋律,凉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以治水必改土为中心,蓄、引、提并举,田、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农电线路基本上通村入组,农、林、牧、副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商口粮基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具规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有了显著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和城市建设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历史性变革: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1985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2001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