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南镇地图
武南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建设
武南镇交通邮电发展迅速,兰新、干武铁路及312国道贯穿全境。兰新铁路复线、兰新电气化铁路及干武铁路,都从河西最大的编组站武威南向西向东向北延伸。地方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扩大开放和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成为兰州以西,河西最大的商品物资集散地,推动了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武威--武南宽幅一级公路路建成投用,为扩大开放和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武南镇成为国家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省级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
经济状况
镇区内总占地710公顷的武南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近几年,通过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狠抓项目建设,园区已引进各类项目52项,总投资6.3亿元,完成投资5.9亿元,2007年工业区实现总产值9.09亿元,业增加值达2.30亿元,并形成了以天祥肉类加工和华伟革业为骨干的畜产品精加工、以金业麦芽和益民熏醋为骨干的农副产品加工及医药保健品生产、建筑建材、复合肥加工、仓储物流、种子加工等七大产业体系,成为支撑武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
邮电建设
镇区邮电通讯建设较好,镇区设有东西两处邮电服务厅,有通往全国各地的光缆通信、24000门程控电话已并入国际国内自动交换网。无线寻呼电话、高频无线电话、载波机等先进通讯设施已投入使用,已形成沟通全区城乡,汇接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电信通讯网络系统。
农村建设
农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着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日光温室、规模养殖、食用菌栽培、制种、加工型马铃薯等产业。止2007年底,建成日光温室695座1008亩,优质瓜菜栽培面积达16024亩;建成规模养殖村5个,规模养殖组33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061户;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78万袋5200㎡;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5万亩。与此同时,狠抓了农业科技服务及农业产业化的培育、扶持,成立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2个,成立了武南镇农业智能化信息中心,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武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总投资4343万元,配套建设元湖、马行河、宋府等9个村组的3.17万亩农田渠路林田;元湖、宋府、西寨、百塔村4条全长21.5公里的通村公路,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建设项目、危房改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加快了该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全镇和谐稳定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
★境内的武威南编组站是兰州以西最大的国际列车编组站和物资集散地,是西北铁路的重要铁路枢纽干(塘)武(武威南)线终点与兰新线衔接的车站,1960年2月开始组建,196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为三等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技术性质为区段站。1980年1月升为二等站,技术性质为辅助编组站,1992年1月升为一等站,技术性质为编组站,是全路46个主要编组站之一。武威南车站布置形式为单向纵列式二级四场,设简易驼峰1座,长170米简易货物装卸线1条。随着兰新复线开通和宝中线建成,武威南车站站场改造1995年6月完成。站型由一级三场改造为二级四场,有44股股道。调车场采用减速器加减速顶的点连式调速制动、半自动控制。货场有东西两个货物。西货场有专用线、东货场有两条货物线,总有效长700米,一座货物站台,长210米,宽11米,可同时容纳14辆货车进行装卸作业。到达场、出发场为6502型电气集中,编组场头部为7024驼峰电气集中,采用驼峰溜放自动控制系统,同时使用雷达测速、音频测长等现代设备。1995年日均办理辆数为4645辆,日高峰达5538辆。★铁道部规划在武威南建设的煤炭集疏运中心,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批复了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在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同时,深入研究确定新疆煤炭集疏运工程方案并适时建设。对既有兰新铁路进行全面改造,逐步开行万吨和2万吨列车在武威设置万吨和2万吨列车解编系统,使万吨和2万吨列车在煤炭装车站组织整列,经既有兰新铁路至武威后拆解,通过兰武、兰渝、干武、宝中、陇海铁路等至川渝和中南地区,目前武威南煤炭集疏运中心正处于规划选址阶段,建成后将为武威南及整个河西地区能源化工产业提供资源保障。★位于该镇的武南警犬基地是西北地区惟一的警犬基地,基地自1991年成立以来,共为西北五省区输出警犬千余条,开办刑侦犬、护卫犬培训班8期,为外地培训训导员200余人,携犬参与各类案件700余件,追回赃物折合人民币6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0多名,使辖区货盗案件大幅下降,为稳定社会治安、保护铁路运输物资安全和震慑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河西区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是我省河西区域首家批准建设的较具规模的集粮食购销、储存、中转、批发、交易、拍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该项目依托武威南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建设,将成为我省河西区域功能最全、交易量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粮食物流中心。设项目由武威南粮油储备库申请承建,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批复立项,总投资2287.95万元,主要包括1万吨储备油罐与2万吨立筒仓及附属设施。河西区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是省发改委、省粮食局规划的我省三大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之一,是我省河西区域首家批准建设的较具规模的集粮食购销、储存、中转、批发、交易、拍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该项目依托甘肃省武威南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建设,建成后年经营量将超过150万吨。★武南高速公路立交桥商务港建设项目,总投资85877.84万元。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年经营收入21000万元,利税2280万元。武南镇是武威市区的东出入口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拟建地武威工业园区交通便利,水、电、通讯设施齐全,建厂条件优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威市商贸市场发展迅速,形成了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和农副产品三大专业市场群,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武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武威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和312国道贯穿全境,武威南火车站是西部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是兰州以西最大的国际列车编组站和物资集散地,完全能够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商务港发展。★全国第一条高原沙漠电气化铁路——兰新铁路武嘉段(武威南-嘉峪关)。2005年,经过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00多名干部职工10个月的艰苦奋战,率先完成了该段电气化改造提速工程的施工任务。兰新铁路武威南至嘉峪关段,虽几经扩能改造,但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迅猛增长需求。2004年9月6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强音,兰新铁路武嘉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铁道部将最艰巨区段的施工任务交给了曾在兰青、天兰、兰新等铁路提速工程建设中屡建功勋的中铁二十一局。武(威南)嘉(峪关)段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全长467.2公里,它的建成对于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和质量,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物资交流及沿线国民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中铁二十一局承担着提速项目土建二标马莲井至东乐、新华庄至酒泉提速工程13个站场改造,低电压电力工程,机务、车辆、给排水、环保、水保以及附属工程;电气化改造工程许三湾至嘉峪关约110公里的通信、信号、电气化工程等施工任务。兰新铁路嘉峪关至武威南间每日开行的50列东进货物列车,已由原来的每列3080吨提高到3300吨。据兰州铁路局测算,嘉峪关至武威南铁路实施提吨后,每日50列东进列车可增加运力1.1万吨,相当于增开了4列货物列车和6台内燃机车。大量物资西出东进,将使河西走廊更加繁荣。
精神文明建设
全镇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6%,广泛开展了"平安武南"及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六进社区、廉政教育进社区等活动,全镇已创建国家级文明社区示范点1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区级文明单位20个,文明村16个,星级文明户9517户,诚信家庭916户。同时,教育、人武、统计、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得到省、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