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乡地图
大柳乡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特产
大柳以秦岭余脉为主,脊岭连绵,高低错落。以秦岭方向构造带,山势以“S”型走向。山内有丰富的重晶石,是提以工业用油的最好原料,化家河、左溪寺村开发的大理石、米黄玉储量大、埋藏深、品味高,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大柳乡盛产小麦、玉米、芝麻、花生等,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作物玉米以生长周期长、味美、清淡,去火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近年来大柳乡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万亩蔬菜千亩烟叶和药材”的农业格局,盛产地黄瓜、架子豆、烟叶、各类中药材,受到外人广泛关注。
本镇概况
①镇名:大柳乡。②区位:距车城十堰市65公里,距郧县城关约33公里,是连接武当山、十堰市、古城西安的必经之路。③交通:鄂陕公路。④人口:1.3万多人。⑤特产:红薯。大柳乡位于郧县西北边陲,鄂陕交界,沟壑纵横,满目青山相连,新改造的“郧庙路”穿腹而过,路面的质量达到国家山区二级公路标准。东与南化塘、杨溪铺相连,南与青曲、城关镇交界,西与郧西三官洞毗邻,北与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按壤,是华中地区通往大西北的最捷径要道。大柳乡属于革命老区,是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等中原突围时利用大柳天然屏障赢得了胜利,为解放郧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乡总人口1.2万人,版图面积372平方公里。大柳乡地处秦巴余脉,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呈环状,年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时间短,平均海拔850米,日平均气温9-12度,最高月(七月)为28度,最低月(1月)为-5度,年均温差33度,年均降水量550mm,无霜期为210天。大柳乡自民国时期设区公所至今,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鄂陕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发扬老区革命精神,扬长避短,谱写了大柳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大柳乡先后被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单位”、“小城镇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乡政府设立在杨家村集镇内。大柳乡地处秦巴余脉,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呈环状,年均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日照时间短,平均海拔850米,日平均气温9—12度,最高月(七月)为28度,最低月为1—5度,年均温差33度,年均降水量550mm,无霜期为210天。大柳乡自民国时期设区公所至今,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是鄂陕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发扬老区革命精神,扬长避短,谱写了大柳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大柳乡先后被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单位”、“小城镇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乡政府设立在杨家村集镇内。大柳乡乡政府驻杨家村,人口13639人,面积362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杨家、十字、左溪寺、黄龙庙、扛子沟、双坪、白泉、大柳树、松树湾、余粮、华家河、金塘。
科教文卫
近几年来,大柳乡党委、政府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培训教育力度,以提高劳动者素质,诸多科技成果在大柳乡得到推广和运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在农业种植上,采用优质良种,选择大柳适应的“预留行”,实行行配套种植。全乡工业以重晶石粉厂、酒厂等实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大柳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乡小学17所,中学1所,校舍面积达1.4万平方米,教师住房3000平方米,教育装备投资额达20万元,中小学装备卫星地面接收系统7个,微机室1个。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达100%和99.5%。大柳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近三年先后引进“B超”等先进机械10余台,从业人员40余人,农村基本实现医疗、保健、预防、卫生服务一体化。
工业、农业
大柳自古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建国以前,大柳就因酿酒闻名陕西、河南等地。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利用大柳杨家村独特的天然泉水,开发了折泉大曲、梨花村系列洒达二十多个品种。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大柳制订各类优惠的政策,优化招商投资环境,由政府开发的重晶石粉,左溪寺、化家河村大理石,深受客商青睐,他们纷纷前来洽谈来务,并签订合作开发合同,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柳乡党委、政府坚持“立足抗灾抓调整,注重效益抓改革,科学种田抓管理,立足经营促丰收”的工作思路,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形成了“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千亩药材千亩烟”的新格局,生产的玉米、地黄瓜、架子豆、烟叶、药材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初步实现了过去单靠种粮为主到以三大产业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在种植方式上由粗放型到精耕细作,由百花园、星星点点到规模经营的转变,基本形成了“山上反季节蔬菜、山下烟叶和药材”的高山型农业经济,到2001年,全乡蔬菜产值达3000万斤,价值1000万元,药材1000万元,烟叶3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元。
历史沿革
大柳之名来源,据当今古稀老人传说,据今五百年前央鄂、陕交界的大柳树村山上植被覆盖完好,山野葱葱,青山绿水,草木茂盛,其中有棵柳树需4人合抱,树中有洞可容纳一小方桌,供过路休憩,几过路人必在树中小坐,化凶为吉。因树大,而被后人叫大柳。五百年来,这里男耕女织,风调雨顺,炊烟袅袅,牧歌悠扬。大柳被称为陕之咽喉,鄂之屏障,财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曾经产生了郧阳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并成为解放郧阳的前沿阵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次大型机构改革,大柳乡始终保持原有建制。目前,大柳人口1.2万余人,版图面积372平方公里,占郧县版图面积的十分之一。大柳已成为十堰市构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桥头堡,是十堰市政府批准的小城镇建设综合试点乡镇。近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大柳已成为外界投资的热土,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矿产开发区。
发展
大柳乡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为中心,以发展物色优势产业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市场运销和生态建设,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