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乡地图
金塔乡相关地区地图: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乡
地理位置:金塔乡位于武威城区西南部,东至高坝镇和新华乡,南接新华乡,西邻祁连山脉和柏树乡,北至和平镇。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地形狭长。乡政府所在地距武威城区10公里。自然环境:乡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折87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838.3亩,占21.65%;林地面积2632.9亩,占3.0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483.8亩,占4%;交通用地923.7亩,占1.06%;水域面积4511.9亩,占5.19%;牧草面积2.8亩,未利用面积56606.6亩,占65.07%。金塔乡山地多,耕地少。自然资源贫乏。耕地受水的制约大,以粮食、蔬菜为主。金塔最有名的特产要数薄皮核桃和软儿梨。金塔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为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地带,植被稀少,岩石裸露;东北地势平坦,为主要耕作区。金塔河西干流经南北,六条支渠贯通东西,属纯山水灌区,气温冷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行政区划:金塔乡以境内原有明宣德二年建筑的金塔寺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塔乡所辖。1949年解放后属金塔区所辖。1952年划归二区(金塔)所辖。1955年撤区并乡为中心乡。1958年由柏树乡、中心乡合并成立金塔公社。1962年体制改革将原金塔公社划为金塔、柏树两个公社。1984年撤区并乡时和和平乡合并为金塔乡,1991年以将原金塔乡划为金塔、和平两个乡。现全乡辖9个行政村,即金塔、青铜、日畦、湾子、中心、黄康寨、何家湾、右二坝、右五坝村。设8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485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人。境内有汉、藏、满三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8%。金塔寺与海藏寺、百塔寺、莲花寺并称“凉州四寺”,为西藏归属元朝后,西藏著名佛教领袖萨班所建(或扩建)。金塔寺依山傍水,地灵人杰。寺内鎏金塔金壁辉煌,“金塔晴霞”称誉为“凉州八景”之一。后金塔寺毁于1928年大地震,寺庙历经沦桑,至文革初期毁灭。2000年,西藏爱教人士筹资重建了金塔寺萨班经堂,供萨班镀金铜像一尊,及镀金法轮和宝幢等。金塔乡境内还有一处道观,人称“老爷山”,又称“西武当山”,目前有庙宇若干,皆依山势修建,不失巍峨之貌,香客甚多。
地域特色:目前,金塔乡已形成集畜牧养殖、日光温室、劳务输出和特色经济林为一体的发展格局。以畜牧养殖业、日光温室和软儿梨、薄皮核桃特色经济林为主的设施农业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品质和品种有了较大的改善。近几年来,立足本乡实际,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按照产业化要求,积极发展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形成了以金塔村、黄康村规模养猪、肉牛育肥,黄康村、日畦村蛋鸡养殖,右二、右五村奶牛养殖和肉牛育肥,右五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和青铜村、金塔村、日畦村和黄康村软儿梨、薄皮核桃为主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
经济概要:2007年,全乡农业总收入达到58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种植业收入2192.7万元,畜牧业收入364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76元,比上年增长8%。乡财政收入3906553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社会事业:2007年,金塔乡教育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乡共有学校11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1所;共有教师129人,其中中学教师44人、小学教师85人、幼儿园教师12人;共有在校学生2283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753人、小学在校学生1530人、幼儿园在校学生122人。设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9个、计生服务所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