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武威市地图 > 凉州区地图 >
东河乡地图
东河乡相关地区地图:

3、台湾台东县东河乡

东河乡位于台东县东北方,处于东经121°10′、北纬22°51′,东临太平洋、东北为成功镇、北接花莲县富里乡、南与卑南乡毗邻、西边则是池上乡和关山镇与鹿野乡,总面积约为210.1908平方公里;东河乡处于海岸山脉东侧,因此境内的山地地形占约60%,大致上分为盆地区和沿海区,盆地区因为溪流南北纵横故地形较为崎岖,而沿海区的海阶平原和缓坡地是主要的市中心,发展较为迅速。
历史发展:东河乡原名马武窟,为阿美族语“撒网捕鱼”的意思,清朝统治台湾时东何先后属卑南厅及台东直隶州管辖,日据时代民国9年(公元1920年)设置都兰区役场,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改为都兰庄役场,划归台东厅新港郡管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台湾光复后改为都兰公所,为台东县都兰乡,来年首任官派乡长陈曲江,以自己的名字,陈之东、江为河将都兰乡改为东河乡。有天陈曲江至成功镇副镇长宋子鳌家里作客,宋副镇长便询问陈乡长将都兰更名为东河的原因,在宋副镇长再三求问下陈乡长才解释原因,为东河乡来由的小故事。
东河农特产:东河乡的农特产品销售全台,是台湾主要的水果产地,不仅在台湾本岛销售热门更外销至海外,成为台湾的水果之乡,像是释迦、菠萝释迦、玉米、香丁、文旦柚、葡萄柚、大白柚、桶柑、华盛顿脐橙等等,民众若在产季前往东河旅游就能品尝到最当季的美味;释迦又名番荔枝,约在7月至来年3月的时候采收,东河大释迦果肉甜美是东河的招牌特产;菠萝释迦在民国54年时从以色列引进,是冷子番荔枝和普通番荔枝杂交的新品种,肉色白皙且味道似菠萝故名菠萝释迦;东河老欉文旦柚也是东河乡主要的农特产品,产期为中秋节节前10天至节后20天,东河文旦柚放愈久愈甜,是中秋时节家家必备的珍品。
东河乡旅游:来到东河乡旅游除了品尝当季的农特产品以外,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前往参观,像是东河休闲农场、都兰遗址、金樽游憩区、东河桥风景区、水往上流、都兰湾、美兰休闲农业区等等都是东河旅游的景点,让民众的台东旅游在东河享受最在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黑龙江省桦川县东河乡

地理位置:东河乡位于桦川县东部,东邻二九一农场,南邻集贤县,西接梨丰乡,北靠松花江。全乡面积143.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十七分之一。地形属低平原区,为松花江一级阶地,海拔高度65-70米,地势低而平。土壤多为草甸土和白浆土,土质粘重冷浆,适宜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原属富锦县管辖。1947年划归桦川县,隶属新城区管辖,后改隶第四区。1956年3月,划归集贤县管辖,设置东林乡。1958年2月,重新划回桦川县,同年9月并人新城人民公社。1959年3月,划归佳木斯市管辖。1961年划归梨树公社。1964年8月,又划回桦川县管辖。1972年8月,将新建部分新村与老村合并组建东方红公社。1981年12月,更名为东河公社。1984年4月,改为东河乡。
现况:东河乡辖7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乡政府所在地九阳村,距县城50公里。境内有东方红马场、东方红良种场两个县属国有农场。有一个大型排灌站新河宫排灌站,排灌能力15万亩。有一个粮食仓储库,仓贮量3万吨。东河乡全乡人口10,445人,其中:农业人口9,985人。总户数2,946户,其中:农业户2,779户。全乡耕地面积137,602.5亩,其中:水田27,000亩。2004年,全乡粮豆薯总产3447.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384万元。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29200头,牛饲养量4,204头,羊饲养量19902只,畜牧总产值1,784万元;二三产业收入1,35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收入845元。东河乡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耕地13.8亩。近年来在党的农村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科学种田的理念深入人心,土地的单产逐年提高,兴安水稻示范园区、九阳大豆示范园区、东宏瓜菜示范园区分别达到1,000亩、20,000亩、1,000亩规模,成为农技、农机结合的得意之作。东河乡的大豆2004年总产达到1,182.2万公斤,是桦川县“双高”大豆的主产区。东河乡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放养条件,松花江坝外湿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随处可见。到2004年全乡肉牛存栏达到3,500头,山绵羊存栏达到13,000只。兴国村富民屯养羊规模达到人均4只,成为名符其实的养羊专业村。近年来生猪的饲养量猛增,到2004年全乡的生猪饲养达到29,200头,涌现出千头猪厂3个,全乡畜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做好做强农业这篇文章的同时,东河乡党委、政府近年来也不断谋划工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后引进了东泰米业、华康米业、再兴发冷冻厂、喜庭面粉厂、东河砖厂等一批民营企业,为东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5、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河乡

乡镇概况:东河乡位于澜沧县北部,是澜沧革命老区之一,距县城143公里,东南隔芒帕河与谦六对望,西南与南岭乡接壤,西靠富邦乡,北界上允镇,东北与大山乡毗邻,垂直高差1400米,山高坡陡,气候寒冷,立体型气候特点突出,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乡,全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乡辖南岱、硝塘、东河、扎布、河边、拉巴、邦敢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9个村民小组、97个自然寨。2009年,全乡有总人口3374户,13869人,其中农业人口3296户13625人,有以拉祜族为主的汉族、佤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回族、白族9种民族共同杂居居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21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4%。
历史沿革:东河清代属东河土把总管辖,民国时期归大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期与大山合为东河区、东河公社,1984年与大山分开设东河区,1988年改为东河乡。2000年末东河乡下辖硝塘、东河、扎布、邦敢、南贷、大拉巴、河边7个村民委员会.
资源环境:全乡总土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5570亩,其中:水田13444亩(保水田9199亩,二水田2785亩,雷响田1460亩),旱地12126亩;拥有林地262585.5亩,林地覆盖率68.38%,其中经济林果地12128亩。乡内野生动植物林木种类主要有思茅松、水冬爪、木荷和各种栎类,以思茅松和栎类为多。野生动物有鹿子、獐子、野兔、野鸡、猫头鹰、布谷、斑鸠、蟒蛇等。
基础设施:截至2009年底,全乡已通电农户1806户,通电率54.64%;已通自来水农户2356户,通水率65.49%;通车里程312公里,其中:县乡公路146公里,乡村公路166公里,有80个村民小组已通简易土路,但均晴通雨阻;乡级机关已开通数字传输光缆,安装移动机站1座,固定电话用户46户,移动电话用户1285户,7个村民委员会和70个自然寨通固定(或移动)电话;乡内有一个中心集贸市场,3个村级民间贸易市场;农户有砖混结构住房130户,砖木结构住房1847户,土木结构住房1319户;有农用运输车58辆,拖拉机80辆,摩托车1336辆,电视机1890台,安装有线电视1890户,建有沼气池55口,装有太阳能180座;有大小农田引水灌溉沟渠556条,取水坝7座,渡槽12道,耕地有效浇灌面积9199亩,有高稳产农田地1350亩。
农村经济:2009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180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57万元,工业收入1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55万元,实现农村经济纯收入10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元;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393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8.1万元,财政支出617万元,财政自给率为3.5%;实现粮食总产量433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81公斤。
人口卫生:2009年末,全乡有总户数3296户,13625人,其中农业人口3296户136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5‰,有以拉祜族、佤族、彝族、汉族等9种民族共同杂居居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98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2.02%。年内出生人口92人,人口出生率6.62‰,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生率减少了5人,出生率下降了0.2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3人,人口死亡率5.25‰;实现计划生育率为100%。全乡建有乡级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1065.52平方米,有医务人员6人,有病床6张,村级卫生室7所,其中有业务用房2所,村医14名。建有公厕13个。
文化教育: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寄宿制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普六”成果进一步巩固。加大集中办学力度,全乡各类学校由2008年13所减少为11所,有教职员工50名,中学22人,小学28人。2009年末在校学生1366人,其中:中学生309人,小学生1057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3%,巩固率98.2%,小学和初中的完学率73.5%和77.65%,分别提高23.5个百点和10.3个百分点。

4、四川省喜德县东河乡

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辖乡。1953年建东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公路通乡政府及林区。辖东河、瓦尔、拉克、加尔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玉米、荞麦。东西河飞播林区主要分布于该乡,森林覆盖面占全乡总面积的50%。畜牧业以羊、牛、马、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