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镇地图
临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7年,临江镇实现工业生产总值42288万元,比减6.92%。农业总产值219万元(1990年不变价),比减39.67%。财政收入2123万元,比减1.0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4元,比增19.7%。粮食播种面积975亩,粮食总产401吨,比增20.78%。种植蔬菜40亩,花卉面积30亩,果园面积11亩,水果产量28吨,与上年持平。水产面积180亩,水产品产量106吨,比减20.3%。年末耕牛存栏50头;生猪存栏292头,出栏688头;养羊存栏428头;家禽存栏3184万羽;禽畜肉类总产70吨,比减45.31%。乡镇企业(含个私)2382家,从业人员13286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3.14亿元,比增19.67%。本年,投入30多万元,铺设天后巷、贞节巷、打铜巷、杭小路、西杨巷等小街小巷道路6195米,改造清沟3000多米;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7.5万元,受益539户,1374人;代理发放各种定补资金133万元;安排临时救灾、救济款5.4万元;为74名下岗失业人员申办小额担保贷款,为97名照顾对象的个体工商户办理减免管理费申请手续,对129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进行认定登记,向688名“4050”(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女40周岁、男50周岁)人员发改社保、医保资金33万元。年末总户数12346户,总人口38796人。本年出生312人,出生率8.09‰,其中政策内生育302人,计生政策符合率96.79%,人口自然增长率3.22‰,落实节育措施26例。
城区精神文明建设
临江镇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开展以"共居一地、共保平安、共建文明"为目标的文明安全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文明安全单位""文明安全户"及评选"文明市民"为基础,重点创建"文明安全片区",全镇"文明安全片区"有六个,其中江滨文明安全片区被定为县级示范点。辖区内有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32个、县级文明单位65个。
历史沿革
据清同治《清江县志》载,临江古属“扬州西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废封建,立郡县,地属九江郡“。临江原名萧滩,以南朝梁天鉴初(约公元510年前后)吴平侯萧励袭封于此,因姓得名。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以萧滩为镇。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升萧滩镇为清江县,划出高安之建安、修德二乡,以及吉州新淦之崇学乡由清江县管辖,不隶州,直隶镇南军节度使,治城萧滩。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置临江军,以萧滩为军治,自此渐以临江代替萧滩旧名。又江滨有石蜿蜒如龙,长数丈,别名石龙城。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27年),改全国诸州、军俱为路,临江军改为临江路,临江为临江路治所在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临江为府治所在地。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于临江设立湖西分守道署。清宣统三年(1911),撤销府的建制。自宋至清末,临江为军、路、府所在地共达920年之久,为道署所在地达108年。至1950年清江县迁樟树镇,临江为清江县治城达1013年。1988年清江县撤县设市,临江镇隶属樟树市。至此临江镇共经历了1364年。
城镇建设
近年来,临江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区3.3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40余家省地市驻镇单位,城镇人口近3万人。街区基本形成框架,城区建筑朝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主要街道10条,总长5500米,总面积达60000千方米;给排水系统形成网络,日供水能力达3000吨;安装各类普通路灯120盏,礼花灯、数码灯柱16盏;变电就有6个回路,年供电量2500万度;有专业及综合市场4个,总面积达42000平方米。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镇生活质量达到新水平:环卫事业得到发展,现有职工20人;公共场所建花坛45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6%;安装闭路电视3000余户;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教学质量较高,城区现有小学3所,地区级重点中学1所,有各级医疗院2家,省荣军医院及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均设在本镇,职工总人数500余人;新建邮电大楼一幢,安装程控电话3000余门,身居临江,可联系天下。
文卫事业
文教卫事业方面,1988年有初中1所,小学17所,在校中学生660人,小学生3600人,教职工160余人。设有镇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等。
人文历史
临江镇人杰地灵,孕育了西汉辞赋家王褒、巴蜀笑星刘德一等文化名人,涌现了人民英雄雎朝兵、全国劳模陈书琼以及中华创业女性张玉芳。著名品牌“临江寺”豆瓣,曾受到朱德、邓小平等先辈的好评,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作为每年供应中南海国宾馆的调味品。
党政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时进行.2004年3月,临江镇被市列为固本强基示范点,梧峰村为临江镇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整顿后进村和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学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镇发展新党员32名,切实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扎实推进。农村会计代理制得到全面实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查处“黄赌毒”案件78宗,其中“六合彩”赌博案件28宗,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0宗,破获刑事案件18宗,打击贩毒共抓获贩毒人员5人,破贩毒案3宗,缴获毒品11克,共抓获吸毒人员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