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乡地图
天和乡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通过县妇联、重庆市妇联争取到北京吉事多公司捐赠20万元的“春蕾计划”专项资金,新建了一所天和乡吉事多春蕾小学,该校拥有教学楼700平方米,6间教室,3间办公室,解决了400多个孩子读书的问题。天和初级中学实行封闭式教学管理收效良好,在中考中升入开中校的新生12名,临中28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人口与计划生育:出生人口80人,人口出生率4.3‰,死亡人数50人,死亡率2.68‰,人口自然增长率3.21‰,。婴儿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50:100,半年无违法生育的有5个村。征收社会抚养费8.6万元。文化体育:组建了仁和街腰鼓队,丰富了场镇社区文化生活。对妇女和儿童无偿进行医疗保健服务一次。党委政府主办了天和乡第一届“和谐杯”篮球赛,得到副县长张重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明、县团委副书记熊朝霞等领导的肯定,也收到了群众满意、凝聚人心、社会反映良好的效果。城镇建设
天和乡投资160多万元硬化天和场过境街道2.16公里;新建大桥小区和柏树小区正,在按照集镇规划进行施工。盘强畜牧产业:立足乡情,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增加投入,完善政策,起动大户,积极培育发展畜牧产业。计划发展菜牛2000头、山羊10000只、毛兔10000只、生猪10000头、家禽40000只,力争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
盘强优质生姜产业:天和乡种植生姜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亩左右,单产在3000斤左右,年总产可达400万公斤以上,产值在400万元左右。全乡组建生姜专业合作社6个,基地示范村8个,扩大天和生姜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使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实现创收400万元。
盘强优质豆类产业:突出以优质绿豆为主,带动其它豆类小杂粮。运用公司载体,严格产品筛选,盘强做大“天和绿豆”这一品牌。力争种植优质绿豆1000亩,带动红豆、黄豆、大小白碗豆等小杂品种的种植规模,创收80万元。
盘强蔬菜产业:大力发展优质、可贩运、可贮藏的绿色蔬菜。在中坝、高兴、天和大力发展密本南瓜200亩;在里仁、柏坪、安静发展优质大蒜200亩;在水磨、白乐、明阳发展朝天椒200亩;在松寿、银峰、白岩、桐术发展胡萝卜200亩;其余村大力发展绿色瓜类蔬菜600亩,力争连接山外大市场,创收100万元。
盘强果品产业:着眼市场,抓住三峡汇源集团总公司落户万州的契机,大力管好全乡现有各类水果面积3000亩,特别是明阳的李子、跳蹬栗枣、高兴油桃、天和、里仁等村的板栗,甘溪、银峰、安静等黑桃,力争快速投产,使这些产品成为三峡汇源集团总公司的首选项目。
盘强劳务产业:把盘强做大天和劳务产业作为增强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来抓,努力把全乡富余劳动力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积极组织引导和加强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技术型、管理型劳务输出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增强劳动就业本领,使全乡劳务收入突破1000万元。
狠抓水利建设:水利是优质、高效、安全农业的保障。计划年内新修山平塘4口、防旱池20口;整治清水大堰2条2400米,改善灌面1600亩;新修人饮集中供水工程58处,解决28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狠抓公路建设: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学习推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的成功经验,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发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进一步加快村级公路建设步伐,提高村级公路养护质量,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狠抓集镇建设: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在加快集镇街道硬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增强边贸集镇对非农人口的“吸纳”功能和推动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使边贸集镇经济更加繁荣。
狠抓生态建设:在加强对已退耕还林区域管护的同时,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在笔山、桐术等村增加退耕还林面积5000亩,认真搞好银池山至桃溪界桥、甘溪沟至双叉河两条河流的污水治理,强化场镇垃圾处理,改善农村阴沟污水治理,加大水保治理的执法力度,逐步使生态建设走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