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乡地图
板桥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简介
仪陇县辖乡。1950年建板桥乡。位于处仪、营两县交界处,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海拔高度:401米,幅员面积24.68平方公里(23271亩),其中耕地面积6997亩(田459亩,地2397亩)。辖13个行政村,95个农业社,3035户。乡办企业有酿酒厂、鞭炮厂和园艺场、竹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养殖猪、蚕、家禽等。2007年人均产粮650公斤,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上年同比增加310元,劳务输出人均收入1537元,(种植业纯收入达到635万元,养殖业纯收入达到1304万元,劳务纯收入1536万元)。
社会事业
板桥乡设有信用社、广播站、卫生院、林业站、农电站、畜牧兽防站、粮点、农技站、电信邮政代办所、文化站。
农业生产
板桥乡是石林县的农业大乡,乡党委、乡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粮食生产:一是依靠科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全年开展水稻简化育秧、大田摆秧、多样性混栽、蜂巢式栽培和包谷“118”工程栽培以及洋蓟种植等培训87期(次),受训人员达9000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材料6000余份。二是举办样榜,突出重点科技项目,2005年举办各级水稻、包谷、洋蓟等样榜10250余亩。2005年完成水稻大田移栽12100亩,完成包谷栽种5800亩,薯类杂粮种植1700亩,豆类3000亩,分别占计划面积的100%。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619.9万千克(小春527万千克,大春1092.9万千克)。烤烟生产:按照“品种种纯、数量种够、质量种好、效益提高”的方针,圆满完成收购任务272万千克,实现收购总产值2676万元。畜牧业生产:结合乡情,依靠科技,“依法治疫”、“依法兴牧”,巩固科学饲养畜禽,扶持养殖大户,严格控制预防禽流感和其它疫病工作,适度发展,逐步向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靠拢。2005年年末生猪存栏21489头,山羊存栏14013只,大牲畜存栏11024头(匹)。林业:大力发展经济林、非公有制造林。非公制造林1130.5亩,新造林地管护15000亩,申请核发林权证7户,四旁义务植树11.9万株。蔬菜生产:蔬菜生产向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全乡蔬菜产量达1080万千克,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推广种植洋蓟1334.67亩,丹波黑大豆播种1105亩。果品生产:引进油桃优质品种早红珠2000株、艳光1800株;全乡共有果园面积2935亩,实现水果产量1296.8吨。
基本概况
板桥乡地处青川县东部,东临风光秀丽的白龙湖,西与乔庄镇相邻,青昭公路穿境而过。全乡幅员面积59.3平方公里,辖7村(浮寨村、铁炉村、前山村、毛坝村、新埝村、上马村、红旗村),60个合作社,总人口7200人,8个乡属单位,5个乡属企业,耕地面积10193亩。四川省青川县是“5·12”地震重灾区,受灾面积广,房屋受损严重。青川群众积极投身重建家园,截止2009年5月,该县3.2万户居民完成了重建任务,占重建规划的60%,不少群众搬进了新建房屋,过上安乐的生活。。
农业亮点
(一)板桥乡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范区简介,为增加麦棉套种的生产效益,探索夺取麦棉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该乡从1997年开始建立了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范园区。示范区跨11个行政村,面积2万亩。成立了由书记穆德安为组长的高产高效示范领导组,建立了高产开发办公室,由副乡长孙克功任办公室主任。抽调32名技术骨干组成了技术指导组,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做到“三知”、“三会”、“三到位”:即知户主、知地块、知面积,会具体操作、会技术指导、会解决常见问题,人到位、思想到位、指导到位。重点推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挥”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1998连续两年小麦单产突破400公斤,皮棉单产突破100公斤,提前二年达到了产量指标,探索了一整套适合麦棉套种棉区的科学技术方案。1997年9月农业部专家曾给予高度评价:“这么大面积的示范获得高产,是建国以来长江以北所没有过的。”,(二)板桥乡花菇生产简介,板桥乡党委、政府经多方调查研究,考核论证,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发展花菇生产。1998年,在示范场和兵马张、谢家、大陆岗、东张4个行政村作为栽培中心,给予重点扶植。聘请专家、技术员全程指导生产,全乡发展200户10万袋,户均取得经济效益4600元。目前发展到10个专业村2000户,种植50万袋。预计产值10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800万元,实现利税64万元。
文教卫生
文教卫生设施条件已具规模,有中心小学2所,村小5所,共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00多人;卫生院1个,医疗点7个,有医务工作者20个,医务设备、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水平,计生服务站1个,共有病床15张。
党建工作
截止2008年5月,板桥乡共有党员323人,其中男:294人,女29人,预备党员9人,入党积极分子25人,发展对象13人,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个,在2007年12月初该乡13个村的村民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