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井乡地图
柴井乡相关地区地图:
财政收入
2004—2006年人口计生率分别为96%、97%、94%;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3‰、2.5‰;人口出生率分别为5‰、6‰、5‰;全乡粮食总产量分别为872.4万kg、880.6万kg、870.6万kg;油料产量分别为161.5万kg、166.5万kg、170.2万kg;生猪出栏分别为18187头、19064头、25868头;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为5320万元、5328万元、5456万元;财政收入分别129万元、130万元、1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46元、2689元、3029元。
基础建设
柴井场镇共有6条街道,2004年修建了河坝街和农贸市场。2005年成都军区投资120万元援建“八一希望小学”1所,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已于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柴井新村建设日新月异。2005、2006两年间,全乡共有8个村被列为扶贫开发构件和谐社会示范村。两年来,全乡和谐新村共完成人居环境整治475户,新建农房86户,沼气池2180口,水泥路1.8km,泥结碎石路28km,油路2.2km,修建便民路19.8km,改造村社公路32.4km。新建圈社38户,发展农户养殖LY母猪300头,DLY肉猪1000头。黄氏祠、狮子头两个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并多次接待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前来参观和调研。
产业结构
蚕桑、生猪、獭兔是柴井乡的三大支柱产业。1998年柴井乡被南充市列为“蚕桑产业化示范基地乡”,全乡人平有投产桑树600株,年养纸量可达6400张。2006年东桑西移,全乡新载桑树70万株;以协会+业主+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全乡蚕桑产业的发展。生猪也是柴井乡的一项传统产业,2006年人平存栏1.5头,出栏肥猪人平1.2头。年出栏生猪120头以上的私营养殖场3个。獭兔是柴井乡的一项新型产业,2006年全乡共养殖獭兔种兔4000只,常年圈存3.5万只。
社会事业
2009年该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摩托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摩托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安办、警务室、综治办的力量具体负责摩托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的日常工作。从综治维稳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开支,保证了经费的投入。乡、村都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为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把摩托车专项整治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摩托车不好管、管不了”的畏难情绪,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准备、计划、实施一系列工作,并根据全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明确了各自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