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镇地图
金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农村建设
坚持“资金民筹,决策民定,项目民选,效益民评”和竞争立项的办法,金城镇罩板、大桥、花牌、虎嘴村被确定为全县第二批建设试点村。实行科学规划,整村推进,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方法,在7个村已建泥结碎石路16公里,便民路14公里,规范沼气池860口,已建成投入使用430口,改厨、改厕、美化新居430户,以獭兔、果业、商品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形成,一个整洁、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型。
基础建设
全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地广阔,是应县工、商、贸的集散地,也是应县粮食及蔬菜基地之一。版图面积为14.8万亩,土地面积为8.3万亩,耕地面积5.8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5万亩,种植面积为5.7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山旦、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瓜类、油料等,尤其是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到200多个,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玉米、葵花已成增收的产业。特别是二OO四年畜牧业发展成为高潮,奶牛、鸡、猪、羊养殖迅猛上升,截至年底全镇共饲养奶牛4000头、鸡15万只、猪8500口、羊33000只,为社会提供了上千吨肉、奶、蛋,同时也使全镇人均收入大大增加。全镇有25个村全部实现了“四通”,有4个大型的综和蔬菜交易批发市场。全镇有19所农村小学、7所城镇小学、1所镇办中学,2所镇办卫生院,25所农村卫生所。全镇乡镇企业有586个,年总产值达1.58亿元,实现利税679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3232男64723女68509家庭户户数45485家庭户总人口(总)127895家庭户男62418家庭户女654770-14岁(总)237730-14岁男124040-14岁女1136915-64岁(总)9950615-64岁男4745615-64岁女5205065岁及以上(总)995365岁及以上男486365岁及以上女509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05589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全面启动金城镇政府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四个一”的总体要求、“四句话”的目标任务、“五个坚持”的指导原则,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各项工作明显改观,基层群众评价满意的效果。在“保先”教育活动中,乡机关先教办开展了“千户纳言”、“千人评风”等活动,对社会各界共发放意见征求表3500余份,收集意见和建议89条,走访慰问贫困党员84户,贫困户145户,送慰问品654件,现金1.2万元,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30余件。2006年,全镇积极开展“增强执行力、确保高效能、实现‘三满意’”的活动,全体党员共帮扶了92户贫困户,发展了112户专业户,选定了80个致富项目,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培训农村党员,建立“三联系”制度,落实材务管理“四权”机制,建立干部公开承诺台帐,通过测评和走访,群众满意率达99.8%以上,2006年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旅游产业
金城镇不仅以碧海金滩、松林叠翠、风光秀美、空气清新而成为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度假胜地,更以其35华里长的"黄金海岸"、盛产的灰刺参、莱州梭子蟹、加吉鱼、大对虾等数十种海珍品以及位居全国乡镇之首的黄金储量和黄金生产基地而驰名享誉海内外,先后被授予"中国海湾扇贝之乡"、"全国海湾扇贝第一镇"、"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红富士苹果)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金城镇海岸线全长35华里,拥有洁白细致的沙滩,清澈优质的海水。区内1.2万亩国家级沿海防护林,连绵起伏,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和独特的天然氧吧,为旅游、度假、疗养和避暑胜地。
行政区划
东关村东南角村东北角村西关村西南角村西北角村六里庄村苏寨村五里寨村范寨村吴庄村东朱庄村西朱庄村城西铺村胡寨村寇寨村王庄村李庄村南杨庄村小穗稔村蒯庄村三里寨村席家堡村龙泉村八里坡村
基本情况
南充市仪陇县辖镇,仪陇县2004年前原县政府驻地。1941年设金城镇,海拔527米。1950年改乡,1952年改城关镇,1955年并入南图乡,1958年复建城关镇,1980年复名金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是老县城所在地,距新县城56公里,东临日兴镇、碧泉乡;北连三蛟镇,南与双盘乡交界,西邻土门镇,属低山丘陵地带,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5.8万。省道唐(家寺)巴(中)、仪(陇)北(碚)、马(鞍)周(口)公路于此交会。辖华堂、大岩、中华、三堆、蔡庙、北台、小北、电光、龙泉、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金马、铜沟、谢家、八角、大桥、双木、双堂、虎嘴、红岩、龙桥、柳荫、金印26个村委会和南山、建北、双龙、西南、禹官、奎星、状元、西寺、金粟、普济10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机械维修厂、建材厂、加工业、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籽、蔬菜、柑橘。养殖猪、蚕、家禽。境内有县办农机厂、印刷厂、色织布厂、食品厂等。,辖南山、建北、西南、西寺、禹宫、状元、奎星、双龙、金新等9个社区和小柏、电光、龙泉、华堂、佛二、石榴、梭坡、罩板、花牌、蔡庙、北台、三堆、中华、大岩、虎嘴、金马、金印、双堂、双木、龙桥、大桥、柳荫、红岩、铜沟、谢家等25个行政村,161个社,总人口98308人,其中农业人口29790人,非农业人口68518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0519亩,其中田8252亩,地12297亩。2004年—2006年人口计生政策合格率分别为91.4%、92.6%、92.2%;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17‰、3.29‰、6.34‰;人口出生率分别为6.58‰、4.59‰、7.18‰;全镇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4535吨、15138吨、15490吨;油料产量分别为1350吨、1456吨、1468吨;生猪出栏分别为2.1万头、3.4万头、3.8万头;财政收入分别为420万元、504万元、554万元,财政支出分别为420万元、504万元、554万元;在校学生分别为2.66万人、2.69万人、2.6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100%、100%;镇建文化站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2个,镇卫生院2所,镇村公路里程分别为122.3公里、132.4公里、152.1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080元、3150元、325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为9016万元、9202万元、98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