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镇地图
杨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抗震救灾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全镇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房屋受损4199户,其中:毁损3户,严重损坏19户,一般损坏4177户,造成部分水、电、路及通讯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立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王大中任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村社收集了解灾情,在及时上报的同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很快就恢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5月组织干部群众向重灾区捐款32645元,有7425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9655.5元。县上拨付灾后重建资金137万元,其中42万元用于22户严重受灾户重建家园,95万元用于房屋加固。至年底已全部发放到受灾户手中。
人口数据
杨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5157男7875女7282家庭户户数4185家庭户总人口(总)15148家庭户男7867家庭户女72810-14岁(总)40510-14岁男23160-14岁女173515-64岁(总)1001715-64岁男501415-64岁女500365岁及以上(总)108965岁及以上男54565岁及以上女54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087
特色产业
杨桥镇有“鱼米之乡”之美称,2008年全镇养鱼面积1000亩,产成鱼55万公斤,生姜总产23万吨。两种土特产品成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惠民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镇退耕还林1000亩,农户享受补助资金230万元。兑现粮食直补92万元,享受城镇低保39人,享受农村低保710人,享受补助3.4万元。参加农业保险:水稻3500亩,玉米1000亩,农户交6.15元/亩,每亩能享受省、市补贴70%。能繁母猪保险896头,农户交12元/头,享受省市补贴60元/头。育肥猪保险2000头,享受省市补贴54元/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50人。优惠政策实行“一折通”及时兑付给农户,严格执行“五到户、六不准”,促进了农业的长足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严格控制农民负担,搞好一事一议工作,镇辖各村的公益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四权”模式规范操作。
经济建设
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有生猪、鲜鱼、羊、大豆、花生、板栗、茶油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青石膏、铁矿石、白瓷泥、铅、锌、金、银、铜等,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可供开采200多年,是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除能充分满足自己生产需要外,还销往株洲、攸县等地。乡镇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年产8.8万吨的杨桥水泥厂成为杨桥的骨干企业。全镇交通比较方便,省1815线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杨桥镇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山清水秀,环境优雅,是理想的投资场所。
地方美食
杨桥麸子肉,又名东方红云。衡东土菜系列之一,其主料为五花猪肉,副料为糯米粉。有诗吟道:片片红云落玉盆,糯米麸子夹大荤;农家大嫂精心制,古楚传承到如今。交通便利
经济建设
杨桥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涌现出一大批的专业村和专业户,如角塘村的养猪,井泉村的养鸭,大石桥的养兔,巨轮村的养鹅等。大力实施“兴工强镇”战略,邵东轴瓦厂、宝东橡塑厂等改制企业生产红火,产值、利润年年攀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优良投资环境,邵东县环球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邵阳市宝庆鹿业责任有限公司,大型采石场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杨桥工业园区,引进资金达5200多万元。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已规划了6平方公里的二十年城镇建设蓝图;邵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四中队已迁至杨桥开发区办公;湘运杨桥车站和杨桥自来水厂正在兴建;镇治机关搬迁工程全面启动;杨桥大市场、杨桥医院等项目下在筹建中。全镇科技教育成绩辉煌,初中毕业会考连续两年夺得全县桂冠,百年学府——杨塘书院闻名遐迩。此外,全镇各行各业,全面发展,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