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地图
斑竹园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发展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竹园至茂兰16.8公里的通村油路建成通车,完成新街至阿百糯10.8公里油路工程招投标工作。新建了镇科技培训楼、财税综合楼、煤炭分局技术培训中心、国土分局办公楼,改善了各部门的办公条件,完成茂兰水库改扩建工程和打厂沟水库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6个村625户农户进行了电网改造。新建了卫生院综合楼,在茂兰、现鸡田等五个村委会启动了村级卫生所建设。
扶贫攻坚
引导并争取到境内企业大力支持,逐步建立健全了贫困人口救助、特困学生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帮助一大批困难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使一大批困难学生正常接受了教育;民政、扶贫部门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社会救灾救济工作,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按照有关原则要求,把有限的救灾救济物资用好用实,全年共解决贫困人口温饱950余人,巩固贫困人口温饱2100人,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济概况
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9亿元,比2002年的3.095亿元增5.005亿元,年平均增长17.9%;本级财政收入达1188万元(按旧财政体制计算达2700万元),比2002年的622.7万元增加2077.3万元,年平均增长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000万元,比2002年的4819万元增4181万元,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比2002年的8130元增4870元,年平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9元,比2002年1593元增936元,年平均增长9.7%。
畜牧林业
2006年全镇畜牧业走上了快车道,以大河乌猪为主的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大河乌猪养殖得到进一步推广,以大河乌猪为主的肥猪出栏62100头,出栏菜牛2100头,出栏菜羊6000只,出栏家禽115000只,肉类总产达450吨,畜牧业总产值达4900万元;林业产值达350万元。
现状
近年来,竹园镇抓住机遇,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全镇通村油路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现竹园至乐乌12公里、竹园至茂兰16.8公里油路已建成通车,今年将投资1300万元,启动丫竹环线农村公路中新街至糯木段10.8公里通村油路建设,年内建成通车;启动糯木至海章段13公里通村油路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办好四大基地(烤烟、魔芋、油菜、畜牧基地),发展好五大产业(煤炭、烤烟、魔芋、畜牧、油菜)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竹园,安全形势良好,社会持续稳定,竹园进入了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年全镇总户数11515户,人口47048人,其中男24187人,女22861人,男女比例为105.8:100。境内居住有汉、彝、回、白、哈尼五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702人,占总人口的1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6人。全年共完成放环251例,占县下达指标的109.1%,放环及时率达80%;结扎完成256例,占县下达指标的102.4%,结扎及时率为81%;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1.8‰;一孩持证生育率达100%,二孩持证生育率达95%,综合持证生育率98%。根据各村自治章程推行合同化管理,完成合同签订340份,占县下达指标的100%;“奖、优、免、补”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其他县下达的目标任务也都得到较好完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乡镇企业
2007年,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镇境内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2041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18295万元,占年初计划5690万元321%;营业收入完成67015万元,占年初计划57015万元的117%;工业产值完成65590万元,占年初计划54763万元的119%;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万元;上缴税金完成1467万元,占年初计划535万元的274%。其中煤炭企业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是我镇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共产原煤186万吨,生产焦煤55万吨,实现煤炭工业总产值6亿元以上。从事工商业的农民不断增多,工商业收入快速增长,劳务产业迅猛发展,全镇全年就地转移劳动力4876人,劳务输出1102人,务工收入达5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