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 金寨县地图 >
桃岭乡地图
桃岭乡相关地区地图:

板栗丰收

种植板栗是桃岭乡的传统农业,以往栗农只知栽种,不只管护,为此,乡党委、政府今春开展6期培训,印发科技资料5000份,利用广播、光盘、画报、农村远程教育网、现场示范等帮助栗农更新观念,加大科学管理。根据该乡栗枝细瘦、枝丫繁多的现状,乡党委、政府还组织板栗技术人员走村串户,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技术。截止2007年全乡已完成春季栗园的施肥、拆枝、修剪工作。引进优质高产板栗种苗,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形成了从百花村至关山村公路沿线30余华里的万亩板栗带。针对2006年冬春气温高,雪雨少,各类病虫害增多的特点,通过培训使广大栗农掌握了栗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办法。加上2007年气候条件适宜,全乡板栗长势喜人,硕果摇枝。板栗已开始上市,栗农销售板栗基本足不出户就被外地栗商抢购一空。桃岭乡50万株板栗平均株产3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算,仅此一项就为栗农增收450万余元。

旅游胜地

桃岭乡是旅游的胜地。梅山湖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百岛林立,有“皖西小三峡”之美称;关山河、盘婆岭、梳妆台等不仅是因史迹、故事繁多,使人着迷,更重要的是其水陆自然风光;境内的悬剑山是一座神奇的山,神奇来自它美丽的传说,与《封神榜》、陈伯卿等相关;悬剑山是一座迷人的山,石、松、草无一不是天上飞来的晶灵,造型组合天下难觅;悬剑山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儿女以此山为依托,向敌人开展了殊死的斗争,它也是中华共和国开国将领洪学智、李耀、陈先瑞、邬兰亭、李家益、余明、余嗣贵、林乃清等长期战斗过的地方;悬剑山是一座富民之山,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好,天麻、灵芝闻名遐迩,中草药也尤为珍贵,悬剑山风光无限,魅力无限。

人文历史

桃岭是有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桃岭乡桐岗人杜昌甫在桃岭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始了抗租抗债和减租减息的斗争。1929年5月,桃岭乡原新安村悬剑山所在地与本县境内西北十余处地点同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立夏节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和中共安徽省工委先后进驻桃树岭,领导大别山区的抗日民主救亡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乡无数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桃岭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李耀、陈先瑞、赵遵康、余明、乌兰亭、林乃清、李家益等7位共和国将军和王进轩、汪乃煌、李少亭、吴伟、傅德昌、何运礼等6位老一辈省军级领导干部及邬江兴、邬援军2位新时期少将。

革命老区

桃岭是金寨县有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桃岭乡桐岗人杜昌甫在桃岭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始了抗租抗债和减租减息的斗争。1929年5月,桃岭乡原新安村悬剑山所在地与金寨县境内西北十余处地点同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立夏节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新四军四支队兵站和中共安徽省工委先后进驻桃树岭,领导大别山区的抗日民主救亡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乡无数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桃岭乡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李耀、陈先瑞、赵遵康、余明、乌兰亭、林乃清、李家益等7位中华共和国将军和王进轩、汪乃煌、李少亭、吴伟、傅德昌、何运礼等6位老一辈省军级领导干部及邬江兴、邬援军2位新时期少将。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075男12495女11580家庭户户数6937家庭户总人口(总)24032家庭户男12460家庭户女115720-14岁(总)61140-14岁男34250-14岁女268915-64岁(总)1657715-64岁男839215-64岁女818565岁及以上(总)138465岁及以上男67865岁及以上女70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977

经济发展

2008年2月经县政府批准,乡党委、政府调整了村级区划,把原来14个行政村合并为8个,全乡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人口28637人。其中山场12.8万亩。耕地7000亩,人均仅0.26亩。乡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乡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主战略,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机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域经济,切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5085万元,工业总产值4800万元,农业总产值4285万元,劳务及第三产业收入6000余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96万元,人均纯收入2855元。桃岭是金寨县重点库区乡。沿库线达90余里,有6个库区一线村,库区一线人口19000多人,其它2个村均为移民安置村。全乡人均耕地仅有0.26亩,群众吃粮绝大部分靠买,全乡年均购粮在400万公斤以上。农业生产方面,全乡以农林和多种经济为主。支柱产业以桑、茶、栗为主,天麻、茯苓等发展较快。全乡拥有桑园4456亩,年产鲜茧143吨;茶园3680亩,年产干茶35吨;栗园9000亩,年产板栗425吨;拥有天麻392亩,年产天麻145吨;茯苓192亩,年产茯苓74.7吨。粮食生产方面,因田地少而不能自给,最典型的是关山村文明组,一分田地也没有。
基础建设方面,全乡14个村有12个村通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路,公路通组率达90%,但村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晴通雨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改变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举乡而为,经过全乡干群三个冬春的苦战,在省交通厅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桃岭直达梅山总长32公里金桃路已全部完工,并铺上柏油,共计完成总工程量180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