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锡乡地图
赤锡乡相关地区地图:
四、自然资源
赤锡乡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2-20.1℃之间,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0.2℃,年日照数1755小时,无霜期296天,年降水量在1550㎜左右。境内蕴藏着晚侏罗纪火山岩;巷柄里有天然的青龙矿泉资源及紫砂陶矿土;在溪门村一带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铀;在巷柄里、寿山下涸一带分布有少量的铁矿和铜矿;在淡油、石竹村一带有辉绿岩、黑珍珠岩。有林地面积105100亩,木材总蓄积量18万立方米。高山、半高山地区有山鹿、山羊、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出没,大樟溪赤锡段鱼类资源丰富。
七、资源优势
赤锡乡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竹木。赤锡乡境内有西国寺和陈云尧烈士纪念碑辖赤锡、厝洋、沈楼、湖洋、修园、卓林、白洋、白硎、上翷、仙头、塘西、田利、田楼、半岭14个村委会。仙书公路、仙社公路、仙象公路过境。赤锡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不仅适宜发展林、茶、果、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业,还适宜于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养殖业。赤锡乡有可放牧山地3542公顷,塔头顶草场可成片开发面积达1100多公顷,列为永泰县草食动物养殖综合示范园区。赤锡乡盛产枇杷、日本甜柿等名特优水果和巴西菇、蘑菇等食用菌。赤锡乡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是仙游县重要商品用材林基地,主要矿产有叶蜡石、伊利石和石英等。名胜古迹西国寺,历史悠久,距今有200多年。它坐落在塔头顶北麓,与闽中革命根据地旧址相依而座,与九仙溪三级电站大坝相映成趣。山环抱着水、水倒映着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仙游四大胜景之一的菜溪岩与西国寺仅一山之隔。位于塘西村境内的白沙溪生态环境优美、林木参天、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九云寨悬崖峭壁,几十米石壁拔地而起,是攀岩的好去处,仙象公路把这些景点连为一体。每逢节日,游客、香人络绎不绝,是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六、社会经济
全乡现有耕地面积6892亩,其中水田5333亩,年产粮食5175吨,水果面积13060亩,年产水果2896吨(以李梅为主)。乡境内有电站5座,总装机68280千瓦,其中乡溪门电站1000千瓦,玉锡股份制电站250千瓦,县三宝溪电站6400千瓦,现均已建成投产;装机6万千瓦的界竹口电站和装机630千瓦的念后股份制电站正在建设中;赤锡车厢厂、五金厂、机砖厂、养鳗场、服装加工厂等也不断发展扩大;马洋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已招租,中纺和铁锋已落户马洋,为赤锡乡飞地工业三大项目。全乡公路里程79.6公里,其中省道13.4公里,乡村公路66.2公里,已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1985年被列为省定贫困乡。
一、历史演革
赤锡乡现辖区,宋代为中和乡龙津里,元代分属二十五、二十六都,明、清时仍为中和乡龙津里。民国初属中区,1925年属二区,1927年为赤埔乡。建国初属二区赤埔乡,1958年为梧桐区赤锡乡、梧桐公社赤锡管理区,1964年单独成立赤锡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赤锡乡。
三、行政区划
赤锡乡辖有赤锡、玉锡、荷溪、云岭、白叶、石竹、淡油、东坑、蕉坪、念后、双桂、下万、溪门、寿山、石梯15个行政村,1个林场、66个自然村、166个村民小组、4120户、16051人。全乡现有独立中学1所、完小校4所、初小校10所,中小学在校生2100多人,卫生院1所。
五、人文景观
清朝举人郑宗山在赤锡巷阪里石刻“龙津里”,宋代状元观文殿大学士、知事郑侨故居在双桂岭尚留遗址,巷柄里的西禅寺在文革时期被拆毁,东坑的白云岩建于元至明间,清朝康熙年间程云鄂重修,现存寺舍,常年香火旺盛,溪门桃源洞位于龙津壁上,三面临水可容百人。
二、地理条件
赤锡乡位于永泰县西南部大樟溪畔,距县城17公里。东与岭路乡衔接,西与梧桐镇毗邻,南与莆田仙游交界,北与富泉乡毗邻。203省道穿境而过,总面积102.4平方公里。赤锡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切割严重,多为陡坡地和岩石裸露地,海拔高差大,海拔高度在50-1048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