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城镇地图
樟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小吃
一:牛杂历久弥新的可口小食。早期介煮法很简单,把迟牛介牛皮、牛骨、牛下水全部放大锅去熬一夜,第二天就在墟场用泥砖支几个炰炉,摊个简易介台,就开始卖牛肠肺了。呵呵,五毛钱一碗,就够你嚼半天,二:炒田螺,客家人在夏天特别喜欢吃炒田螺,配上几瓶啤酒,那种感觉真是美妙,炒田螺是客家知名小食,中秋必备。客家人炒石螺爱放金不换(OR田螺香)、辣椒、蒜米一齐炒。摸螺打蟹,曾经系客家儿童介必修课,自然,留下介记忆也系相当深介。三:涮九品(涮牛肉酒),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香藤根、鸭香草、牛奶子根等)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地理特征
镇四面环山,大樟溪、清凉溪从本镇汇合后穿城而过。年最高气温为40.9℃,最低气温为一5℃,平均19.5℃。年均降水量为1492毫米。党政建设
主要领导:党委书记:张传光人大主席:任硕镇长:戴云飞党政建设:樟城镇把巩固提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作为2008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实际,及时转发了福州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结合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的新措施新途径,努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抓基础,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首先,组织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精神。其次,组织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进行培训,学习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提高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第三,开展向林丹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改进作风,努力工作,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第四,以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为重点,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二、抓根本,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别挂钩21个乡镇,联系解决乡镇具体问题;永泰县委班子和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9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各单位广泛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永泰县共有556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挂钩871户贫困户,从资金、信息、技术上给予扶持和帮助。二是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党员活动。春节期间,樟城镇各级党组织共走访慰问贫困、年老党员1346名,发放慰问金计28万多元。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坚持将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实行限时办结、上门预约等服务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镇委办和镇政府办印发了《樟城镇干部请假规定》,规范干部请假管理;效能办在春节期间开展明查暗访,深入各村督查领导干部在岗在位情况;镇政府坚持每月13日群众接访制度,镇公安局和基层派出所实行局长、所长定时接待群众,向辖区群众公布接访电话和手机号码,方便群众咨询和办事。三、抓难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及时转发了福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的通知》,春节期间,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必访”活动,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摸底登记,并及时将统一编号并加盖党委印章的《活动证》发放到156位在外流动党员手中。以成立上海永泰商会和厦门永泰商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驻沪、驻厦流动党(总)支部建设,健全充实支部班子,加强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时联系走访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安好家。县委组织部设立了流动党员专门咨询电话,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四、抓保障,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镇委调整充实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基层党(工)委书记、党(总)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任务的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构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以建设推广党员优质果树示范基地为抓手,大力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探索完善“支部+项目”的工作模式,增强农村党支部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组织领导作用,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