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永泰县地图 >
塘前乡地图
塘前乡相关地区地图:

辖区代码

350125200:~201大樟村~202莒口村~203官烈村~204赤鲤村~205芋坑村~206岭头村

旅游

塘前乡调研旅游工作。乡领导察看了准备开发的金瓜山景区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莒溪景区。金瓜山海拔800多米,位于赤里村,与福清一都交界,由于山上一块巨石形似南瓜而得名。在前往金瓜山的途中,县委书记勇了解了金瓜山的有关情况,要求塘前乡和有关部门要做好景区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明确区域划分,国土资源部门要协调好景区沿线的采石场有序开采,不要破坏了沿途景观。自从1996年成功引进台商开发千江月观光农业后,塘前乡的旅游业取得了明显突破。2004年开始,大樟溪休闲娱乐区的部分项目在塘前乡落地。今年到目前为止,塘前乡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营业收入150多万元,200多农户被安排到景区就业。莒溪景区是由大樟溪休闲娱乐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目前攀岩、彩弹射击场、餐馆等项目有的已经投入使用,有的还在建设中。黄忠勇要求莒溪景区的建设进度要加快,塘前乡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开发商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大樟溪娱乐项目和塘前乡的旅游开发顺利进行。

经济建设

塘前乡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乡,塘前乡土地总面积9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38亩,其中水田6990亩,2001年粮食总产量4375吨,农业总产值2408万元。有林地面积137430亩,是连城六大林区之一,现有林木蓄积量717554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松木,其它还有杉木、杂木及部分红松等。主要林产品有松脂、油茶籽、油桐子等,年产松脂600多吨,塘前地处山区,水源充足,但水域利用效率不高,大部分水面仅用于灌溉及日常用水,水面养殖少。塘前乡现有企业30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销售收入0.8亿元,已初步形成了四大工业经济板块。即以医疗卫生用品为龙头,由佳荣化工、众达化工等企业组成的医疗化工板块;以佳富制衣为龙头,由金利织布厂等企业组成的服装纺织板块;以宏泰米业、刘兰香米业饲料为龙头,由银兴棉织品公司、金田棉纺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组成的粮棉深加工板块;以新宇建筑公司为龙头,由金星彩瓦、安居采瓦厂等9家企业组成的建筑建材加工板块。还有“郢城风”酱品誉满全国。塘前乡水土面积广阔,有9湖18垸,耕地面积73280亩,农业人口42500多人。是国家优质粮基地,稻鸭共育基地,万亩鱼莲共生基地,万亩精养鱼基地,优质棉3万多亩,土地肥沃,农业产品丰盛。塘前乡菜苔、白鹭湖农家土鸡、芦背湖莲藕等味道独特,物美价廉,属地方菜一奇。特别是白鹭牌大米系列,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是纯绿色环保产品,畅销全国。塘前乡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粮油鱼莲之乡”。市场繁华,商品吞吐量大,是周边三县市一农场居民购销集散地。有着优良的投资硬环境,实现了三个“村村通”,即:水泥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照明无死角。塘前乡有众多的乡土人才优势。改革开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塘前乡能人。现有上万名缝纫车工、木工、瓦工、机电维修工、厨师等技术工人,还有上百名事业红红火火的塘前乡籍企业老板,这都是塘前乡的人才资源优势。完善集乡服务功能,树立窗口形象,是塘前乡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的具体体现。三年来,塘前乡以水电、道路、电视、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改观。先后争取省、州、县有关部门支持,投资700万元兴建了渡浪沟水库及一级电站;筹资220万元兴建了一个日供水量达1万吨的自来水厂。乡内有连通华中大网5000千伏安输电变电站,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数字机、模拟机、BP机,集乡居民电话入户率达48%,建成了永泰县最大的广播电视转播网络,按照“树青、路平、灯亮、地净、沟通、水畅、公益设施完备”的要求,进行了集乡道路改造,修建了3公里水泥路面和下水道,安装了护栏杆和集乡路灯。集乡路面硬化率达到88%。塘前乡实施“开放强乡、引资富乡、借资兴乡”战略,抓招商引资,引进外资12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惠集、金海、农泰等6家民营企业,年可创产值近亿元,为农民直接创收200万元,增加财政收入100万元。与此同时,塘前乡还以争创“闽天杯”为契机,着力加强文明城乡建设和对内对外宣传,树立窗口形象,先后在集乡开辟公益性广告园地,兴办宣传长廊,设置了6处醒目跨越公路的永久性公益宣传牌、文明告示牌。国家、省、州、县新闻界记者也纷纷到塘前乡采访,宣传塘前乡文明城乡建设。

旅游资源

乡内风景秀丽,有张地村老盈山的原始森林、迪坑的是蟜蛸岩(又名云霄岩、蜘蛛岩)、一线天、龙潭等。

历史沿革

塘前,原名小塘前,在宋朝与灵地、李家同属北里。明成化十年前后,始划入清流版图。解放后属清流的灵地区,为塘前乡。1959年划入连城,成立塘前公社,1984年建乡至今。

人口数据

2005年末总人口546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95男2552女2343家庭户户数1178家庭户总人口(总)4763家庭户男2455家庭户女23080-14岁(总)14860-14岁男7850-14岁女70115-64岁(总)302815-64岁男160015-64岁女142865岁及以上(总)38165岁及以上男16765岁及以上女21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