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永泰县地图 >
梧桐镇地图
梧桐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镇域地处山西台背斜及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即太原盆地的西南缘,吕梁台背斜的东翼)。区内由西向东基本上呈北东、东南的单斜构造,地层出露主要为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自上而下,从老到新包括奥陶系海相沉积地层石碳系,二选系碎屑岩类地层以及新生界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地层。梧桐镇黄土台塬区和平川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二)气候,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10℃,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年平均降水量450—500毫米,年内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月降雨量最大达91.5mm。主导风向为北及西北风,8级以上的大风多出现在4月份。(三)水文,梧桐水系属于汾河流域,主要有孝河、曹溪河、白沟河、王马河,均为季节性河流,梧桐镇属富水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标高735-770米。

人口发展

2005年,梧桐镇户籍总人口为27430人,镇区包括东梧桐、南梧桐、中梧桐、北梧桐和仁顺五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为9028人;2006年,梧桐镇户籍总人口为27503人,镇区户籍总人口为9084人。纵观梧桐镇近年来的人口机械变化情况,迁出的人口总数要大于迁入的人口总数,人口机械增长率是一个负值。可以预见,随着梧桐镇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降低,近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的趋势将继续保持。因此,对镇域范围而言,近期内人口的机械变化不是很大,将维持在现状水平或有少量的减少。但是,梧桐镇是孝义市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是孝义市调整产业结构成绩显著的地区,作为一个工业重镇,随着梧桐工业园区的建成以及大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调整项目的逐步实施,必将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此外,随着梧桐新镇区的逐步建成,作为孝义城区重要的一个中心组团,同时也是梧桐镇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会吸引着梧桐镇域内的人口,也必将对孝义市其他地区的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远期内梧桐镇人口的机械增长将是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

人居环境

梧桐镇2000年以来,梧桐镇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城镇化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平。2000年,委托省城市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梧桐镇总体规划》,对小城镇近、中、远期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2003年以来,梧桐镇在完成基本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又投入近700万元继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其中,投资1208万元完成15.78公里的村通油路建设工程,投资2375万元建成了梧桐一中、二中、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孝义分院以及5个村的小学楼建设工程;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镇中心卫生院及配套工程;投资1500万元建设梧桐镇集中供水工程;投资近150万元完成了镇前街排水工程和境内4条河道的修复工程。2008年,梧桐镇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先进的城镇化综合性框架。特别是西王屯村,投资6000万元建设小康新村,已建成办公楼、广场、学校、别墅、住宅楼等工程,档次较高,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4年,梧桐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并被省发改委列为山西省三个亚行贷款考察镇之一。2005年,梧桐镇将开发旧汾介线梧桐段,集中建设一条高标准商业街,初步设想是,政府统一规划,配套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开发,“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广泛吸引民间、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开发建设。凤凰街开发建设工程作为争取国家级小城镇建设扶持项目,正在接受省发改委验收。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4年,投资300万元改造中小学校危房四座4800m2;完成了总长142米,宽4.5米的丘演大桥建设;投资兴建西林拦河坝,完成自来水厂技改,受益人群一万人;投资建设三富,西林等村人饮供水工程,解决人畜用水问题;建成椿阳、圳南省级标准农田2000亩,省级评定为良好等级;铺设潼关、后溪、西林、石尾、盘富等村水泥路13公里;建设垃圾填埋场,镇区垃圾清运率100%。即将开始建设的福永高速是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国家高速公路网沈海线的分流功能,同时也是泛珠江三角洲综合交通规划福州至广州干线公路的组成部分。项目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按六车道标准建设,起点设在福州湾边南屿互通,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福银线相接;终点位于永泰梧桐镇潼关村,与仙游县交界。全长65.645公里,工期安排为4年,总投资60多亿。届时梧桐的对外交通将上一个新台阶。

乡镇概况

梧桐镇位于孝义市东部平川地区,是吕梁的南大门,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历来被视为战略要地。梧桐镇辖20个行政村,人口26027人。梧桐物华丰宝,人杰地灵。相传,战国时期军事家魏将吴起曾在此屯兵镇守西河,故名吴屯。清乾隆年间因村内建有崇相寺,寺内广植梧桐树,村民取民间俗语“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的祥瑞涵义,按照谐音,改村名为梧桐。梧桐镇现辖东梧桐、南梧桐、中梧桐、北梧桐、仁顺、前营、后营、南曹、中王屯、西董屯、田家沟、新尉屯、旧尉屯、东王屯、南姚、岭北、仁坊、北姚、西王屯和东董屯等20个村委会。小城镇建设是梧桐镇总揽全局的龙头工程,1999年以来,梧桐镇先后列入山西省100家小城镇示范乡镇、山西省35家重点扶持的中心镇和山西省重点资金扶持建设的14个小城镇之一,2006年,梧桐镇又被列入中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

经济发展

梧桐镇是一个工业强镇和农业重镇,2005年,乡镇企业940个,乡镇企业总产值588000万元,位列孝义市各乡镇首位,工业企业以焦化为主,机焦工业园区已建成金达、金晖、金岩、曜鑫等企业,机焦年生产能力200万吨;粮食总产量12611吨,蔬菜产量128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8000万元,在孝义市排名第2位,农民人均所得4491万元。由此可见,梧桐镇已经成为孝义市的经济强镇,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梧桐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其拥有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改革开放后,梧桐人民率先发展,抓住各方面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煤焦化”、“煤-电-铝”的产业道路。2008年拥有洗煤、机焦、发电、建材、镁铝、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生态园共60余家企业,形成了机焦、化工、发电、冶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格局,机焦年总产能达到600万吨,煤焦油达到15万吨,总发电规模达到70MW,煤气12亿米3,已经成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2004年,梧桐镇先进企业总产值实现26.9亿元,同比增长130.8%;乡镇企业上缴税金2.198亿元,同比增长404.7%;农村经济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69.8%;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同比增长16.95%。吕梁梧桐工业开发区被省政府审批为省级开发区报国务院验收,并被列为山西省八大机焦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梧桐镇有近2500人在驻镇企业就业。2004年,梧桐镇农民的收入86.7%来自于企业,11.8%来自于商贸运输等行业,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企业家回报社会蔚然成风,奏响了先富带动后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人乐章。只2004年,梧桐镇企业为驻村建学校、修公路、铺管道等办实事62件,概算总投资达5845.5万元,梧桐镇形成了和谐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2005年,梧桐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计划实现30亿元,营业级计划实现28.5亿元,乡镇企业上缴税金计划实现3.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计划实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