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坡乡地图
寨坡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与社会发展
近年来,寨坡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按照“上旱改、抓基础、调结构、攻黄羊、推科技、活流通”的裕乡富民战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04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实现5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40万元,粮食总产达到1202吨,人均占有粮食54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旱地改制成效显著:在巩固完善水田坪村旱改的基础上,发动全乡群众改革耕作方式,调整品种结构,大抓早作农业,改一季为多季,改一熟为多熟,一步到位实行“玉——芋——苕——菜”分带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效益。2005年种植玉米3000亩,洋芋2000亩,红苕1500亩,蔬菜900亩,粮食总产可达到1500吨,其中大春1410吨,小春90吨,玉米总产实现600吨。实行旱改后,全乡土地亩产值由原来的350元提高到1400元。
南江黄羊产业快速发展:本着“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半圈半牧,圈牧结合”的原则,实行党员干部、科技人员、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带动农户发展南江黄羊的“4+1”模式,采取“l斗1”、“1+2”、“1+3”的挂联帮扶措施,落实“五定一包”(即定户头、定规模、定质量、定速度、定效益,一包到底)责任制,坚持“业主投入为主,信贷投入为辅,政府以奖代补、部门挂联帮扶”的投入机制。推行“自养、联养、托养”三结合的养殖方式,精心打造“巴中市南江黄羊示范乡”,全乡已建“黄羊养殖示范小区”13个,建“千羊村”4个,“百羊组”21个,“百羊户”30户,饲养南江黄羊1.8万只,2005年可实现养羊收入250万元,人均养羊可增收1000元。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全面实施以修路、治水、改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修建水田坪、石龙沟、溪口、洋垭村道公路4条10公里,高标准硬化了水田坪村道路O.9公里。修建了人户文明路4条6公里,特别是四垭至乡政府纵贯水田坪村境的2公里文明路尤为壮观。高质量完成水田坪村800亩“冷、锈、湿、毒”的下湿田改造,建起下湿田沟16条2100米,同时规范改土200亩。全乡建饮水池200口,90%的农户吃上了清洁卫生自来水。全乡拉通了白日电,开通了程控电话、光纤电视和移动、联通电话,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乡党委、政府在“以宽松的环境吸引人,以良好的服务留住人”上大做文章,以“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制定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供电使用、户籍管理、林木审批、子女人学等方面一路绿灯,实行“一站式”服务。先后引进了南江黄羊公司投资280万元在水田坪村四垭建起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和业主冉隆辉在水田坪村正坝建成投资150万元的四川博爱南江黄羊有限集团公司,刺激和拉动了全乡经济发展。
劳务输出加快发展:全乡在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培训同时,组织动员富余劳动力实行劳务输出。今年,外出务工人员1000人,比2004年增加400人,劳务收入可达200万元,人均增收900元。
核桃产业已具规模: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近年来新植核桃7000亩,总面积达到9000亩,形成了以姜家湾、洋垭、水田坪为重点的核桃示范带,预计核桃产量实现15万斤,产值达到60万元,人均纯增收100元,盛产期核桃产量可大200万斤,产值达到600万元,人均收入达1000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全县一流的乡中心小学,购买电脑11台,绿化校园3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小学毕业班会考取得了较好成绩。医疗卫生着力在预防保健上下工夫,全乡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面达90%,有效地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