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镇地图
百胜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
涪陵区百胜镇根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从175到880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产品:蔬菜21000亩、养蚕1.8万张、中药材3000亩、优质水果11000吨、加工型蔬菜海椒、缸豆2000亩;继续打造3000丛林反季节菜蔬菜基地、10000亩无公害南瓜基地、6000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150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3500亩无公害“水洞口”牌泉水鱼基地。调优做强畜牧产业,坚持以良种工程促结构调整,以规模生态发展促产业化经营,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出栏生猪7万头、家禽30万只。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百胜镇现有的榨菜加工企业逐步引导建设成为综合性的食品加企业,开展蔬菜深加工生产,延伸百胜镇的蔬菜产业链。现在百胜镇已有六个企业参与蔬菜生产和精深加工
经济建设
百胜镇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劳务开发,取得了明显的实效。迄今已转移农村劳动力7410人,暂农村人口21.2%,劳务收入1852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529元,同比增长30元。预计全年可转移农村劳动力7800人,实现劳务收入3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近1000元,同比增长45元。百胜镇成立了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由经济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搞好市场的调查摸底,引导农村劳动力底合理转移,减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同时,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每个村配备了一个劳务信息员,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络,保证畅通信息渠道;此外,适应本地项目建设的需要,搞好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仅新盛丝绸厂通过茧子抽丝培训就一次性转移200人;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小集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同时百胜镇还将此工作纳入对各村的目标考核。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实现22342万元,其中,一产业总值6535万元,自1997年以来,每年递增5%;二产业产值达11420万元,比99年增加80万元;三产业产值达5387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213元,1997年来每年增加100元以上,完成财政收入58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280万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百胜镇榨菜已全面实现栽尽栽满,面积多达4万亩以上,青菜头产量高达10万吨;现有桑树1404.5万株,年发种达25000张,产茧15000担,产值高达841万元,现已引进三峡生态库区课题研究,在葛亮村建立了400亩蚕桑高效生态示范园;完成退耕还林7384.1亩。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到2002年,该镇已有大小企业24个,企业总产值达10500万元,实现税金352万元,利润203万元,创国家级著名商标4个,拥有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龙头企业2户,重庆私营企业50强1户,出口企业3个,特别是新盛公司在国际国内注册的商标“茉莉花”、“渝雄”两个品牌,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233万美元。
社会发展
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网建设日新月异,总户数达3000户,数据传输业务即将开通;民心工程深入人心,该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年为民办6件以上好事实事;顺利完成了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执行基本国策;计生、国土工作又上新台阶;已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点30个,监测率达100%;依法采矿率达100%。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实施“科教兴百”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基”成果不断巩固,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复查验收;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防保、“两降”工作取得实效,医疗条件大幅度改善,医疗队伍逐渐充实;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统战、老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政优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0464男20896女19568家庭户户数11606家庭户总人口(总)39818家庭户男20552家庭户女192660-14岁(总)85890-14岁男44370-14岁女415215-64岁(总)2873815-64岁男1495415-64岁女1378465岁及以上(总)313765岁及以上男150565岁及以上女163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9614
下辖村庄
葛亮村黄桷村百胜村齐曲村,花地村太平村大石村隆兴村,鹿鸣村白甲村红花村白云村,八卦村紫竹村双流村尖锋村,新河村广福村联娅村弥勒村,梨坪村三丘村铁产村三台村,点头村观音村龙凼村罗师村,花庙村河田村
发展环境
百胜镇由92年撤区并乡时的百胜、河岸、河场三乡合并而成,现下辖15个村1个居委,208个农业社9个居民小组,具备了较好的硬环境:(1)、交通便利:全镇有国家二级路10公里,县道路13公里,乡镇道路22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特别是新建的移民场镇——河岸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涪丰北线横贯新场镇,拥有千吨级深水码头。(2)、基础设施雄厚: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宽带信息网络已通11个村;3个场镇和15个村实现了农网改造,村村通电话,场镇功能完善,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000余人,拥有城镇街道10条,长5.2分里,公厕7座,路灯41盏,城镇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1.5平方米,排水管道3.6公里,自来水厂6座,日供水1000余吨,移动、联通机站4个,天然气管道横穿百胜场镇。人民生活富裕,全镇95%的农民住进楼房,30%的农民用上自来水,拥有移动电话3000余部,大小机动车辆500余辆,人年均纯收入实现2213元。百胜政通人和,具有较好的软环境:百胜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了“人人处处都是发展环境,事事时时关系百胜形象”的发展理念,已形成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