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镇地图
蔺市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1、经济总量:2007年末,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3亿元,增长24%,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4637亿元,与2006年比较,增长47.4%,其中工业总产值2.2009亿元,增长46.5%,农业总产值2.2628亿元,增长48.3%,乡镇企业总产值4.0095亿元,增长53.6%。财政收入751.2万元,增长66.2%;人均纯收入实现3526元,增加314元;粮食产量3.2265万吨,增长20.5%;蔬菜种植面积达12621亩,产量22717.8吨;榨菜种植面积达19500亩,产量29584吨,收入实现1331万元,产量、收入分别增长36%和17%;养蚕3833张,产量2300担,实现收入145万元;生猪出栏44774头,实现收入6045万元,收入增长24.7%;转移劳动力15484人,收入9290万元,分别增长15%、12%;制种面积3680亩,收入594万元,分别增长9%、8%。2、城乡发展:2007年蔺市镇被确定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后,该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美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载体,开启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破冰之旅”。一是工业展示园建设整体推进,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投入建设”的原则,投资1亿多,建成一期占地面积80亩的美心工业展示园,年产木质门30万樘、产值2亿元的室内门生产线;年产砌砖120万平方米、产值6000万元的厂房;年产旅游工艺品10万件,年产值2000万元的生产车间,先后竣工投产。可解决当地劳动力20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二是按照生态、休闲、娱乐、健康、和谐的要求,投入1.2亿元的鸡公山旅游公园、梨香溪景观大桥、游乐服务中心以及水上游乐等项目相继开工。一期项目建设投入运行后可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三是按照“红酒风情小镇”的整体理念,农民安置房破土动工,建设占地60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400套欧式风格农民安置房,可望年底竣工,到时示范区农民将搬进新居。四是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开展,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全镇累计流转土地8780亩,2007年实现流转土地3500亩,其中耕地1750亩,非耕地1050亩,林地700亩。首先在全区率先进行了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结合村级换届,该镇就进行了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比全区整体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提前了一年。新一届党政班子组建后,通过调查发现,村社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整体战斗力强的不多,村社集体经济薄弱,此现状如不改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执行,各项工作任务难以落到实处,要改变蔺市的落后现状创一流强镇,就必须予以调整。通过调整,将25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12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村级干部减少了57人,村级干部文化程度从调整前的小学文化占相当比例为全部达到初中以上,高中文化占主体。在干部设置上,只专设村支书、主任、会计(文书)、计生专干,其余干部由以上四职兼任,兼不了的设专职,从而大大减少了村干部的职数。一年后的2002年底,该镇在全区率先进行了村民小组的撤并,从原143个村民小组撤并为64个,精减和精干了村民小组干部。其次,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全镇原有行政在职干部职工50人,事业单位13个,事业单位干部职工101人,通过改革,分流行政干部14人,清退临时人员23人,事业站所归并为7个。机构和人员的精减,为轻装上阵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3、招商引资: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招商方式,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筑巢引凤,主动出击。2007年以来,该镇新引进了锦地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远化生物柴油有限公司、铁骑力士饲料厂、美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胜电力、渝轩运输、超能燃气、江涛物流等8户企业,协议引进资金9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000万元。草签了SOD酶和南西房地产2个项目。健禄液化气即将开工建设,森润房产公司与三江房产公司依法进行了产权转让。
4、基础设施:主要是实现了四个明显改善:一是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拓宽改造了道路共计53.3公里(其中镇道拓宽40公里,村道拓宽改造13.3公里),投资504万元硬化了镇道路15.8公里。二是农村人饮条件明显改善。全镇完成打井28口,建设集中供水工程6处,启动了新桥整村推进人饮工程。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争取了资金485万元,承担了库周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完成了6150亩基本农田整治;启动了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4座;维修整治663口山坪塘,疏通渠道44.5公里,圆满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四是通讯设施明显改善。加快了广电网络步伐,全镇已开通23个光接点,全线架设光缆总长61.6公里,电缆总长169.9公里,投入资金4.5万元,新安装宽带用户200户,现有终端用户3100户,全年完成经营收入35万元。积极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完成了本镇20户以上自然村5个盲点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争取市电信局项目资金55万元,将新桥村纳入了重庆市信息田园工程试点。加快实施电话普及,两地全年新安装电话500门,全镇达到57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