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漳州市地图 > 漳浦县地图 >
赤岭畲族乡地图
赤岭畲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赤岭畲族乡辖属一览表

行政村所辖自然村或居民点,赤岭村上西、美山、下西、寮里、园尾、崎头、后学、西山、舍尾、宅内、许垄、路下、马厝、东兵,石椅村埔中、下庙、白灰、龙红、垄尾、花园、古罗、下尾、大厝、石楼、棋盘、大石下、吴一、吴二、后营、红瓦前,山平村大路边、雨霁脚、山平、墟仔、内洪、西埔墟、大丘尾、连堂、山尾顶、旧厝王,石坑村过溪、楼仔、新美、竹树、彭林,土塔村大厝、寨仔、基盘、牛埕后、朴仔脚、溪尾内、庵头、坑后,前园村前园、蔡坑、大保、后潭、内厝、城内、新阳,油坑村油坑、后径、鸡过山、瓦窑、东径口、大宅,杨美村田厝、蔡山、蔡仔、中层、如英、新中、寮仔、古美山?

经济概况

全乡耕地面积11948亩,山地面积10?8万亩。由于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形成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至200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7400吨;创建“赤岭优质水果苗木基地”和“高优水果示范基地”。全乡水果面积6万亩,总产量5000吨;蔬菜种植面积7000亩,总产量8000吨,建立大棚反季节蔬菜试验示范基地;食用菌种植面积达8万平方米;畜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此外,建设淡水养殖体系,养殖鳗、鲢鱼、罗非鱼和南美洲白对虾等,淡水产品总产量1000吨。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35亿万,农民人均纯收入3380元。全乡有乡镇企业400家,其中集体企业15家,私营企业62家,个体工商户312户,从业人员达3000人。至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1亿元。

基础设施

全乡有小型水库八座:顶坑、下建安、塔坑、松仔岭、降坑、蔡坑、下蔡、来麻山水库,库址分别在杨美、石椅、山平、前园、土塔、东坑等村、场境内。总库容约28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为0?43万亩。本乡境内又有一座县属的中型杨美水库,址在杨美村,总库容5530万立方米,是佛昙、前亭两镇的水利骨干工程。县道“三佛”线(自国道324线三古站至佛昙的公路)贯穿乡境,属赤岭路段长7公里,宽9米,为柏油路面,其中在赤岭集镇部分建成长1公里,宽12米的水泥路面。乡政府所在地赤岭与各村之间除县道外,都有通机动车辆的乡道相通。此外,全乡有总长80公里的机耕路。形成以三佛线赤岭路段为主,5条乡道和机耕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全乡架设电网,乡民都用上电。前园、赤岭、杨美、山平、土塔等5个村各自建小型自来水厂,使村民饮用水既方便,又卫生。全乡开通程控电话,村村均通电话。全乡各村都架设闭路电视线路。全乡9个行政村每村都有民族小学1所,每所小学都新建教学楼1幢,校园环境较好。有民族中学1所,教学楼、宿舍楼共有7幢。校园面积共126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74平方米,有一个较平坦的操场。设18班,学生923人,教师58人。明清两代,人文颇盛,出了不少名人。其中有:清代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礼部右侍郎、《四库全书》纂修兼分校官蓝应元,都是石椅人;被称为“筹台宗匠”的广州知府蓝鼎元,山平人;巡按御史蓝铭球、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土塔人;明代歙县知县倪大器,杨美古美山人。这些名人事迹俱载于史志。文物古迹较多,有石椅村蓝氏大祖祠“种玉堂”、西来庵,山平村雨霁顶三官大帝(三界公)坛,赤岭村蓝理提督府,土塔村印石岩,杨美村石佛寺和杨美水库风光等。这些文物古迹均为漳浦县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

闽南畲族博物馆于2003年开始筹建,馆内主要分为畲族历史渊源、畲族民族风情和文物、漳浦蓝氏历史名人、漳浦畲乡文物等四大部分,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除此之外,赤岭乡还规划建设漳浦畲族历史文化中心,规划面积300亩,包括闽南蓝姓大祖祠堂种玉堂、畲族文化村、民族风情表演区和农业果园观光区等,形成一个集历史文物、民俗风情、商业展销、休闲农业为一体的旅游区。漳浦畲族历史文化中心建成后将与周边的雨霁岭三界公朝圣区、扬美水库景区连为一个以畲族风情、朝圣观光和自由风光为主题的旅游区,形成一条东接花博园,西连赵家堡、诒安城和蓝廷珍府第等繁荣的民族旅游线。

政区沿革

赤岭于宋时属嘉宾乡钦贤里,明为属于二十八都的长卿里,清为属二十八都的张坑保。民国时期曾设立赤岭乡,后并入湖西乡。新中国成立后,赤岭属第六区,区公所在赤湖。1952年,划归第十区,区公所在湖西。1956年,划归官浔区,区公所在官浔。1958年3月,全县合并为53个乡镇,设赤岭乡。1958年9月,成立赤岭人民公社。1984年7月26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赤岭畲族乡,1984年9月14日召开成立大会。乡政府设在赤岭村境。赤岭畲族乡辖赤岭、石椅、山平、石坑、大?、土塔、前园、油坑、杨美9个行政村和5个乡办场,总人口1?25万人,其中蓝姓的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其余尚有倪、王、杨、陈、林等10多个姓,约占总人口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