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漳州市地图 > 漳浦县地图 >
石榴镇地图
石榴镇相关地区地图:

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

简介:石榴镇位于漳浦县西部,东邻绥安镇、石古农场、长桥镇割后村,南邻盘陀镇、大南坂农场坑内作业区,北邻南浦乡、中西林场,西隔石屏山山脉及梁山山脉与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交界。全镇总面积198平方米公里,镇政府所在地石榴村,距县城10公里。全镇耕地4.5万亩,大部分是水田。有山地16.8万亩,其中大部分为林地,一部分已营造果园、茶园,还可开发种果的山地有6万亩。
政区沿革:?,石榴镇自古属漳浦县管辖,元代至治年间(约1321年)划属新设立的南胜县管辖。南胜县县治设在今平和县南胜镇,辖域包括今平和、南靖二县和云霄县部分地方,及今漳浦县的石榴镇(东山、玳瑁、梅东、梅西4村除外)、南浦乡、中西林场。至元六年(1340年)迁县治于小溪,至正十六年(1356年)再迁县治于双溪之北(今靖城),改名南靖县,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从南靖县分设平和县。今石榴镇及南浦乡、中西林场一带,当时称“车田”,仍属南靖县管辖。清雍正年间,在朝廷任侍郎的漳浦县人蔡世远上疏,陈述车田地方距离南靖县治数十里,中间山林险阻,鞭长莫及,而车田距漳浦县城只十多里,请将车田24保划,属漳浦县,以利管理。朝廷派员勘度形势,于雍正十三年准将车田15保划属漳浦,还有9保(今南浦乡及中西林场)当时未划属漳浦。划属漳浦的15保保名是:端阳(今东洋)、厦周(下车)、西山(在今田寮附近)、巽石(今写作寸石)、石榴坂、长兴、田?、芳林、大水、攀龙、崎溪、山城、乌陂(寨仔)、象牙庄。?,民国初年,划属西区,当时实行里闾制度,情况不详。民国23年,划为第五区,实行保甲制度。民国29年,撤销区署及联保办事处,在原第五区设石榴、象牙二乡。石榴乡辖石榴、罗厝、山边、顶福、前房、田寮、梅西、梅东、白石、马坑、榕京(京仔、上埔)11保。象牙乡辖盘龙、龙潭(龙岭)浦美、安后、崎溪、山城、芳林、长田、后埔9保。民国33年石榴乡合并于象牙乡,原20保除梅东、梅西、马坑、榕京改属绥安镇,其余并编为石榴、三山、景福、田寮、后埔、长田、芳林、安后、崎溪、浦美、盘龙、山城12保,又从撤销的北岭乡划来东山,玳林、查岭3保,共15保,至1949年2月,全乡共2638户,13130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石榴坂成立第二区区公所,辖域包括今石榴、盘陀二镇。1956年改为石榴区,辖域再次扩充到溪南、鹿溪、罗山、查岭、马坑、霞潭、上埔。1958年3月,成立农业合作社,撤销区一级,在今石榴镇设石榴、梅林、象牙3乡。9月,撤销乡一级,成立石榴公社,下分设石榴、梅林、东林、龙岭、象牙、盘陀6个管理区。石榴管理区辖石榴、长兴、下车、田寮4大队;梅林管理区辖梅林、蒲野、上洞、梧陂、马坑5大队;东林管理区辖东山、玳瑁、后?、寨窑、查岭5大队;象牙管理区辖崎溪、葛尾、胜利、芳林、象牙、攀龙6大队;盘陀管理区辖10大队(略)。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从石榴公社分设盘陀公社,1964年9月盘陀公社并入石榴公社。1978年3月,再度分设盘陀公社,石榴公社除划出属盘陀公社的以外,将后?,寨窑、查岭等大队划属绥安镇。至此,石榴公社实辖石榴、下车、温斗、长兴、田寮、东山、玳瑁、梅东、梅西、梅北、攀龙、崎溪、芳林、胜利、象牙、龙岭、山城、车本18大队。1984年9月,石榴公社改为石榴乡,所辖18大队改为行政村。1992年2月,石榴乡改为镇。现全镇辖18个行政村,10211户,45166人。?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优越加上村民的勤劳,至2001年,石榴镇已有2.3万亩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向国家交售征购粮310万公斤,素有“漳浦粮仓”之美称;1.2万亩的糖蔗生产基地,每年交售糖蔗6万吨;6万亩的荔枝、龙眼、柑桔、香蕉、桃李水果生产基地,年产水果3万吨;还有1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的玫瑰茄生产基地,1万亩的毛竹基地,12万亩杉、松基地;3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所产水果数量大,品质优。大潭山2000亩水果基地,新近又从广东引进矮化、早产、丰产、稳产的荔枝优良品种,如“妃子笑”、“糯米糍”、“桂绿”等。象牙——龙岭——山城10公里优质橄榄种植带,共有5000亩。又有石榴平原闽台高优农业示范基地,象牙台资“永泰高优农业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种植苹果枣、木瓜、柠檬等。山旧线上的象牙、石榴、梅林、长兴四个农贸市场,其中水果批销较为大宗。全镇有150多人在全国各地营销本镇水果。全镇村民外出经商和做工有9000多人。劳务输出海外、国外做服装工种的有100多人。镇政府在石榴村下园尾及象牙村温泉区规划2个个私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来料加工业及餐饮、澡堂等服务行业。招商引资有明显进步。2001年引进台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38万美元,已到资10万美元。
产业特色:以农业大镇著称的石榴镇瞄准市场新需求,打出老祖宗的品牌──石榴填鸭。据说,“石榴填鸭”是清朝漳浦籍宰相蔡新从北京引入故乡的。经民间加工,味道独特,既有北京烤鸭的风味,又有闽南咸水鸭的独特,肉质清甜可口,肥而不腻、百吃不厌,吃后口齿留香,经常食用有美容之功效,深受漳州消费者喜爱。石榴镇是漳浦县著名的大粮仓,优质的水稻和丰富的水源,为填鸭的养殖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空间。石榴镇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对石榴填鸭这一传统品牌进行挖掘、打品牌、育市场,努力培育成支柱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漳浦县也把发展石榴填鸭作为今年的畜牧业重点产业来落实。现在仅石榴镇就已发展石榴填鸭3万多只,他们为石榴填鸭设计了十分精美的包装,使石榴填鸭由土变洋,飞出山门,飞到漳州、厦门等消费者的餐桌上。石榴镇还在这些地方开设连锁店,进一步打响石榴填鸭这一品牌。石榴填鸭这一产业年可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