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顺乡地图
枫顺乡相关地区地图:
灾后重建
政府关怀:江油市枫顺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造成房屋倒塌,大量物资被冲走,交通、电力、通讯中断,直接经济损失2690万元。全乡共780户、2784人就有750户、2583人受灾。其中,无房户34户、涉及170人;危房户61户、涉及305人。洪灾发生后,市农机局十分关注枫顺乡的灾情和救灾工作,及时通过江油市农机局了解受灾情况,并于近日派出由局党组成员、监理所长付前明带队的工作组前往枫顺乡察看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灾自救。由于道路被冲毁,工作组一行只能冒雨翻山越岭、淌水过坎、踏着泥泞、步行十多公里,及时赶赴灾区。在枫顺乡人民政府,乡党委书记文助长向付前明一行介绍了8·28洪灾灾情及抗灾自救工作开展情况。随后,付前明地一行到受灾现场察看了灾情、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他表示农机部门将结合自身工作,尽快研究制订帮扶方案,落实措施,尽最大努力支持枫顺乡的灾后重建工作,并代表市农机安全互助协会向灾区捐款一千元。小香菇带来大收益:据了解,地震前,黄群荣和本村另外三家人一起投资10多万元种了4万多袋香菇。去年地震菇种受损严重,几家人想到了放弃。关键时刻,乡干部赶到几户人家做工作,鼓励他们把这个致富项目坚持下去。几户人忙了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4万多袋香菇的配料。去年10月,黄群荣夫妇收获了地震后的第一笔收入——近2万斤香菇卖了2万多元钱。“袋料香菇十分好种,每年可以收三季。只要头一季收成好,以后基本上不用怎么操心就有好收成。现在,我们已经收了两季了,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收第三季了,可以说香菇已经成了我们家的‘摇钱树’了。”看到黄群荣家种植袋料香菇有了好收益,许多村民也纷纷加入其中,如今,袋料香菇已经成为当地群众重建家园、发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自然环境
概况:枫顺位于西北边缘的龙门山脉一带,山地,山峰一般均在海拔1000米-2000米左右,乡内最高峰位于枫顺乡的轿子顶海拔2356米,位于六合乡龙池村的主峰天池子海拔也在2000米左右,乡内山势陡峻,沟谷纵横,峰峦叠翠,山岭峰峦起伏绵延、岭谷互掩,谷狭沟深。山峰终年云雾庶日,峡谷四季雾气缭绕,六合,枫顺两沟碧水穿过两乡全境奔涌而下,牵手在六合乡的河石坝,一起浩浩荡荡的流入清江,在雁门坝拐湾告别江油进入广元境内的白龙江,嘉陵江。六合沟因两山挟一沟而得名,一沟长达30余公里,沟内地势开阔最宽处约1000米,最窄处约100米,居住着5000多原著村民。是村民主要居住地和农作物种植地,沿六合沟的猫儿崖顺沟顺水而下(六合沟主要水源发源地)经龙池子,菜家坝,莲花寺,六合沟(乡政府所在地)河石坝等地六合沟被一座名叫杨家院的山峰横隔而中止,只有一河碧水穿过杨家院峡谷而流出六合沟地界。六合沟沿途山清水秀,白岩翠竹,松柏参天,溪水潺潺,百鸟争呜,樵夫农耕,炊烟袅绕,沟壑纵横。沟内沿沟群山苍翠延绵,绝壁高耸入云,茂密的原始森材,群潭众瀑,林间出没獐,鹿、麝,熊,野猪,等国家保护动物。
梅花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之间的龙池村的梅花洞海拔1632米,沿龙池村九道拐峡谷,踏溪水,穿碧潭,淋瀑布,攀瑷绝壁上的九道拐,过森林,便可到达洞外林萌避日,古藤攀援,云雾缭绕的梅花洞,洞内72个旱洞通向何方不得知,据当地村民传说有一洞可通至龙安府(今平武县)是否属实,无从考据。洞内造型奇特,冬暖夏凉。实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枫顺乡因盛产满山片野的枫香树而得名,经六合乡河石坝沿着枫顺乡五道河的两岸千丈峡谷逆水迂迥而进约10多公里进入枫顺乡境内(峡谷内属无人区)沿河到磨河坝,枫顺场,小院溪,再到两峰绝壁高耸,望天一线的窄狭子与青川县朝阳乡交界。居住着2000多原著山民,原著村民的房屋村落零星散布在四周高山峡谷之中,白云深处若隐若现的人家,峡谷,河口边的水车,磨房,都显示着原始,和纯朴,宁静。
五道河:贯穿枫顺乡的五道河素有小九寨沟之称,沿河而上流水哗哗,碧潭悠悠,清澄见底,时而潭深数丈,偶有娃出没,团鱼晒背,时而清流潺潺,鱼翔浅底,沿河谷两岸绝壁千仞,古木参天,老藤攀援。苔鲜清厚,苍翠欲滴,自然原生。逆水而上,穿过10多公里的五道河峡谷便有一约为开阔地带,一座古朴桥楼横跨五道河,(又名风雨桥供行路人庶阳挡雨或途中休息用)穿过桥楼便到了唯一能容纳几十户人家山间平地枫香坝。这是枫顺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乡政府、商铺、旅店、人家依河而建,场道顺街而行,两水夹场而过,场头尖,场尾平像似一艘船形,水涨船高,再大洪水也会安然无恁,这就是山区原著山民选址的绝妙之处。深潭碧水依场而流,清山绿树满目养眼,空气清新沁人心肺,小乡场古朴精巧而又宁静。恰似一处世外桃源。六合沟、枫香坝山区是至今还尚未被现代工业及城市喧嚣冲击过的地方,这里的原著村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村落零星散布在高山峡谷之中。两人家可以隔山摆聊斋,相互串门却要走半天。寂寞时唱着悠扬的山歌,劳作累了吼着粗犷背山调。女儿出嫁了要三步一停、五步一回头,哭着、唱着充满犹伤而又难别之意的谢母调,出嫁歌。老人去世了一曲悲伤哀宛的哭丧调唱得悲天动地。闲暇时伴着牛儿犁地的耕牛歌高吭的回荡在山野峡谷。农忙时薅草锣鼓伴着激昂的薅草山歌催人团结奋进。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和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