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坝镇地图
厚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厚坝镇原名厚坝乡。1952年建政时与青林口合为青寿乡,1955年建立厚坝乡,隶属青寿区(1956年更名为马角区);1959年改名为厚坝公社,1980年恢复为厚坝乡,1984年建制为厚坝镇,1988年10月将百胜乡及文胜乡划入厚坝镇管辖。1992年撤区并镇时将百胜乡并入厚坝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262男16493女14769家庭户户数9459家庭户总人口(总)31262家庭户男16493家庭户女147690-14岁(总)86200-14岁男48000-14岁女382015-64岁(总)2061915-64岁男1071515-64岁女990465岁及以上(总)202365岁及以上男97865岁及以上女104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1110
厚坝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1787男11198女10589家庭户户数6983家庭户总人口(总)21350家庭户男10823家庭户女105270-14岁(总)41100-14岁男20860-14岁女202415-64岁(总)1619415-64岁男835015-64岁女784465岁及以上(总)148365岁及以上男76265岁及以上女72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992
社会事业
现有初级中学1所,私立初中1所,中心小学2的,村校10的,幼儿班点12个,九年义务教育已普及;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6个,有医师117人。光缆加密电视覆盖全镇7个村,广播、通讯、邮电、运输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开云公路横穿镇境,万开公路途经该镇,全镇7个村81个村民小组均通公路,村社级公路总长度达800余公里。三峡工程仅有的一处防护堤建在该镇。现有水库8座,其中小二型水库5座,(小二型三茂、珠宝、五丰、大兴、三中)山平塘1333口人饮池2376口,总蓄水量530万方,保灌面积9000余亩。厚坝镇是三峡工程开县库区的移民重镇,全镇淹没1个集镇,12个村,6763户,10550人,淹没各类房屋25.5万平方米;淹没耕园地3194.5亩,其中良田6199亩;移民动迁人口达15500人。到目前,通过多渠道进行生产安置移民6670人,已完成生活安置618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厚坝场为开县古老集镇,街道一条,商住户数百家,现为全淹搬迁地区,但至今尚未开始搬迁建房。按照“突重点、破难点、功薄弱、争外援”的思路认真搞好移民搬迁工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移民新集镇,投资100万元,完成了茅坪新集镇的征地及相关补偿。投资300万元,占地30亩的茅坪移民居民点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80万元迁建的厚坝镇卫生院拔地而起。采取就地后靠、自谋职业、移民外迁等多种形式,共安置移民600人。房屋搬迁5000平方米,完成落实移民补偿资金600万元。外迁移民遍及新疆、陕西、湖北、上川等省、自治区。
自然地理
按地形划分,厚坝镇属丘陵宽谷区,常年降雨1140毫米左有右,主要集中在6-9月。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4℃,年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40余天。矿产主要以石灰石为主。
经济发展
全镇现有耕地819公顷,其中田642.7公顷,地176.3公顷,人均耕地0.37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16元;粮食总产量达12856吨,人均产粮399公斤。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经济作物以花生、西瓜、油菜、大栅蔬菜为主,水果以柑桔、杂水量为主。全镇普遍推行良种水稻,平均亩产突破800公斤,再生稻蓄留面积达7500亩,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河漫地膜玉米达5510亩,柑桔年产量达27280吨。养殖业全年生猪存栏达19985头,大型养殖基地2个,种养大户118户。森林面积18000多亩,其中退耕还林723公顷,森林覆盖率占42%以上。全镇拥有私营企业35家,从业人员966人。劳务输出7984人,劳务收入达2258万元。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甘蔗、烟叶、蔬菜、水果、药材等为主。建有占地200亩的良种柑蔗基地1个,年产值达20万元。柑桔已成为全镇水果生产的拳头产品,年产量达成17000吨,是开县柑桔主产区之一。全镇建有蔬菜大棚128个,种植反季节商品蔬菜300亩,年产值100万。厚坝镇的乡镇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全镇共有各类性质的乡镇企业50家,年创产值600万元,上交利税50万元。利用沙、石资源开办采沙、石场3个,年产值150万元。投资65万元的大型页岩砖厂,产销两旺,年产值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