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明镇地图
彰明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2000年达到20801万元,增长了10.84%,其中企业产值由1999年的16555万元,2000年增加到18596万元,增长了12%。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71元。财政税收收入完成了222.5万元,其中工商税收171.5万元。环境资源
该镇地形以平坝为主,少浅丘,海拔为490米至611米,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足沛,年均气温16℃,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100毫米。2000年底该镇有耕地10206亩,其中田面积8376亩,旱地1812亩,人均耕地0.58亩。党政廉政建设
党政:围绕“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五个基本”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做到党建工作与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相融互动,切实发挥镇党委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指挥作用,发挥党支部在具体工作抓事落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各条战线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教”成果。农村党建: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按照“六实六有”标准,2007年,曙光、沙棠、昌明、南江、长庚达标,2008年儒林、北江、金沙达标,2009年龙洞、五显、福田达标,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重点将沙棠村打造成彰明片区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基地。二是创新活动载体。以沙棠、南江为农村党建示范村,确定10—20名有影响有带动力党员为示范户,认真开展“示范党建工程”,努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是搭建实践平台。认真开展“设岗”、“三培养”活动,大力培养“懂科技、懂政策、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党员,切实增强村支部的生机与活动。四是大力推行“支部十协会”工作模式。
社区党建:一是理顺外来经商务工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等的组织关系,采取登记卡、活动卡、联系卡的“三卡”方式加强在职党员管理。二是做细做实“结对共建”活动调查摸底工作。三是抓好社区活动阵地,宣传阵地建设。四是按照“四个明显增加,一个明显下降”发展党员,全面落实“三定”、“三卡”制度和“三管”制度,认真开展“三助”、“四员”、“四百”、“星级党员”创建活动。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党务公开、党员活动日、设岗定责等制度。六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强流动党员尤其是原857厂外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企业党建:一是健全组织,配齐人员。根据企业党员情况或单独设置,或挂靠所在村,或按电力、冶金、皮革、食品产业分类设置党组织,选准配强党务工作人员。二是创新载体,丰富内容。以“企业帮村、村帮企业,携手共建和谐彰明”主题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三培养”、党员示范、“心连心”帮扶、“三联”、“设岗创新”等活动。三是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健全镇党委成员联系企业制度、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体目标考核体系等。四是按照“一室七有”标准加强阵地建设。
机关党建:一是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的,建立健全作息、公务接待、清洁、学习等十项制度,切实加强机关干部作风问题,巩固和发扬“保先”教育活动成果。二是按照“先培训,后发展”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三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认真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
廉政:“除草除根,治病治本。”以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切入点,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抓好工作部署与检查: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好工作部署与检查: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制,切实抓好任务分工与责任分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三是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四是加强督促检查。
二、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加强办案工作协调,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一是加强办案的组织协调。二是明确查办案件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三是加强处置信访件的力度,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四是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做到惩防结合。建立案件分析制度,利用身边典型案件,加强对干部的教育。
三、依法行政、从严治政:
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是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及时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不断提高党委和政府的执行力。二是建立健全民主评议行风长效机制,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切实治理各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
四、提高执纪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执纪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执纪执法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转变思想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二是做好执纪执法干部培训和轮岗交流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维护执纪执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招商
确立“招商兴镇、开放活镇”方针,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更大的魄力、更优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全面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一、加强领导:
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的“招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和任务,即党委书记牵头抓总,镇长全面负责,其他党委成员各负责一个方面。并要求镇机关干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和潜能,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努力形成机关干部人人都是招商“使者”的“全民总动员”的局面,切实配强配齐招商引资力量。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
二、措施到位:
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科学定位,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层次。充分发挥彰明紧靠攀长钢、毗邻工业园区、地处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开辟各种渠道,主动与市外、省外发达地区接轨,加快融入江油工业经济发展核心区,努力使彰明在本届内成为江油工业经济发展“四大基地”,即:以向红不锈钢制品公司为龙头的“冶金锻造基地”,以雄峰电力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电能源基地”,以德华制革和佳育皮革为龙头的“皮革制造基地”,以盛达水泥和金谷植物油公司、福田米业为龙头的“食品深加工基地”。二是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成效。以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为着力点,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镇上现有原庆余技校、玻璃厂、食品站等存量土地150亩。现恒源药业收购庆余技校,但资金未到位,准备请示市政府进行公开拍卖,向外招商引进企业。诗城酒业准备在玻璃厂投资,年生产白酒500吨,现正在进行商谈之中。彰明食品站、原塑料厂、天蓬养殖场等存量土地准备引进江苏牧王集团,主装太阳能生产线。到2010年盘活存量资产,年产值可达到5000万元。三是拓宽领域,着力扩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范围。1、充分利用外资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新兴三产等现代服务业;2、积极吸引外资涉足医院、学校、供水、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3、努力吸引外资参与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引导民营企业形成特色,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发展壮大。四是建好园区,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档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完成工业园区的规划,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方针,建立“四个工业园区”,即建立以向红不锈钢制品公司为依托的“科光工业园区”,建立以德华制革和佳育皮革为依托的“北河坝工业园区”,建立以雄峰电力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水电工业园区”,建立以盛达水泥和金谷植物油公司、福田米业为依托的“南江工业园区”。五是创新方式,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效应。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重视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着力抓好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积极探索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亲缘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招商方法,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
三、优化环境:
进一步推进彰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再添新魅力:认真落实和用足用活市上已经出台的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向上向外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在2007年内,把从曙光村村部到英杰公司、九红教育设备有限公司的道路修成水泥路,把鱼种站口到雄峰电力道路修成水泥路,积极协助市交通局对彰明至福田坝道路进行硬化改造。加大水电配套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变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方式,努力提高镇党委、镇政府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满足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需求。积极为企业做好用地、办证等事宜,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工业
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切实把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家,在2006年基础上新增7家,中小企业40户,产值达到4.6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一、科学规划,加强企业布局和园区建设:一是以向红不锈钢制品公司为依托,加强科光工业园区建设。在现向红不锈钢4条生产线的基础上,2006年10月投资500万元新建年产3000吨冶炼钢一台,12月底投产。2007年3月投资800万元购水压设备一台,2007年6月再投资2000万元,租地30亩,建成水压冶炼车间,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到2010年科光工业园区可实现产值1.2亿元。二是以德华制革和佳育皮革为依托,加强北河坝工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獭免加工项目,投资3500万元,到2007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佳育皮革2007年实现产值800万元。对天牛化工厂在广元、涪钢、新疆等分厂进行捆绑整合,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新华泰实业、德威气体、万友塑料厂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到2010年北河坝工业园区可实现产值1.4亿元。三是以雄峰电力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水电工业园区建设。对镇境内5个水电站进行有机整合,到2007年3月雄峰电力有限公司4号机组建成投产,水电年产值可实现2000万元。雄峰电力2006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年产冶金硅1000吨生产线,2007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到2010年水电工业园区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四是以盛达水泥和金谷植物油有限公司、福田米业为依托,加强南江工业园区建设。2007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到2010年南江工业园区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
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南江机砖厂、五贤机砖厂、彰明免烧砖厂、明海塑料厂、瑞丰塑料厂、彰明塑料厂、沃田实业公司、长庚路网厂、树德堰包装厂、昌隆预制厂、沙棠预制厂、福田预制品厂、福田坝预制厂、腾达金属粉磨厂、志东复合肥厂、华容油厂等19家中小企业发展,对机砖、水泥预制、塑料包装、肥料等分行业进行有机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促进这批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部分行业达到规模企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
三、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支持福田粮油有限公司“彰明牌”大米争创省级名优产品,金谷植物油有限公司“金谷牌”菜油争创绵阳市级名优产品;支持彰明盛达水泥厂“盛达牌”水泥争创省级名牌;支持雄峰电力单金硅争创省级名牌;德华皮革和佳育皮革争创省级名牌。到2010年镇境内企业实现省级名优产品4个,绵阳市级名优产品5个,形成地方特色和优势;
四、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企业服好务:一是建立党委成员联系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定期召开企业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建立彰明镇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领导小组。四是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和办理融资担保和贴息等事宜,用活用好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和支持企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落实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等。五是镇上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治理好企业周边环境,协调好企业运输、用水、用电等事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