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增镇地图
含增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含增镇工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态势良好。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10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值17589万元,工业总产值12680万元,财政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完成招商引资1115万元。由香港瑞然集团天安石材公司对石灰石矿进行开采深加工,制成装饰墙体砖、地板砖远销日本、美国。含增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镇政府确立了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空间,特别是全力支持白龙宫、香水湖、天音岩重点景区开发和建设,大力促进省级风景名胜区乾元山道路的改造和接待能力的提高。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镇政府还积极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行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含增镇农业发展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药材、山野菜、反季节蔬菜,农业产业化主要依托朝汇农业科技公司和苍林药材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红豆杉和天麻等药材的种植,养猪协会带动农户发展仔猪外销工程
地方特产
镇境内主要出产天麻、乌药、蕨菜、薇菜和反季节蒜苔等。
基础设施
交通能源通讯:镇境内有中通水泥公路,可直通安县、北川县城,场镇内有汽车客运站一处,每天从含增到中坝往返100多趟,交通方便,2000年修通11公里水泥路面的长界路和13公里碎石路面通向乾元山金光洞风景名胜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镇使用地方电力和长特三厂转供电,高、低压输电线路整修一新。境内设有邮政支局和电信支局,安装光缆电话近2000门,可直拔全国各地。各类无线通讯覆盖全镇。
科教文卫体:全镇共有科学技术人员30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名,初级技术职称26名。境内有中学2所,小学9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镇内有扭秧歌、跳狮灯、卡拉OK、吹唢呐、跳舞及重大节日的文艺表演。场镇上,每天晚上都有扭秧歌节目表演。辖区内医院和卫生站17个。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371男4880女4491家庭户户数2741家庭户总人口(总)9311家庭户男4845家庭户女44660-14岁(总)18490-14岁男9300-14岁女91915-64岁(总)679215-64岁男359915-64岁女319365岁及以上(总)73065岁及以上男35165岁及以上女37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857
发展简况
为认真学习贯彻2008年11月9日江油市委召开的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2008年11月13日上午含增镇召开了镇村干部会议,镇党委书记刘强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易林、市长宋开慧的重要讲话。结合含增实际,刘强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含增镇城乡统筹步伐,努力把含增镇建设成为工业和旅游强镇。一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三是进一步明确含增镇的奋斗目标,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四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照十七大精神,要正视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含增镇在2007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规模工业产值较去年增长81.68%,财税收入超任务数24.48%;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工业的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经济发展方式不够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力度不够,部分干部作风不实。镇长杨文在讲话中指出,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要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要继续抓好工业发展,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促进含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当前,谋好长远,积极谋划明年工作。
自然条件
“四面青山环绕,生态纯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养生地”凡到过江油含增镇的人,都会这么评价山城含增。这里清新宜人的环境的确令人称道,尤以绿色植物景观墙吸引人。这些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景观墙,如一道道绿色屏风,把含增装扮得清幽无比。1950年代前,含增镇跟江油其它乡镇一样,并不为外界所知。国家实施“三线建设”后,长城特殊钢公司三分厂落户这里,含增便热闹起来,也现代起来,进而成为一座小城。与其它地方的“三线建设”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职工生活区与厂区因大山的阻隔,相距较远,没有连在一起。含增便跟噪音、粉尘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绝了缘,保持了清新、恬淡、自然的个性。过去,含增在城镇建设上不太注重环境绿化,直到1980年代后,才有了明显改观。据三分厂含增街道办主任张善进介绍,这是由于生活垃圾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所致。在环境美化上,含增人是动了脑筋的。由于含增地处山区,对环境的整治便不能按常规思维进行,他们采取依山就势、见缝插绿、因墙添绿的方式全面推进。在盘江宾馆的街对面,有一道高5米、长50米的景观墙。山坡上修建的是供应全镇一万多人使用的自来水塔。为了绿化美化这块巨大墙体,精明的含增人在墙的顶部栽种了迎春花和常春藤。一年四季,季季景色各不相同。早春,迎春怒放,黄花朵朵,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气息;夏天,常春藤碧绿如洗,枝蔓从墙头攀爬下来,恰似一道绿色瀑布从天而降;秋冬季节,藤叶红黄相间,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国画。迎宾路旁,有长百米的建筑填方地段。含增人匠心独运,设计了两层仿古观景台,路边建起了仿古的楼台亭阁,供人们休闲娱乐。整个建筑全用植物造景,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楼台边有古树环绕,亭子上有紫藤攀爬,水榭边有杜鹃依偎,而两层观景台前,种有碧绿的倒槐和塔柏;后墙上,攀爬能力极强的爬山虎正极力扩张地盘。从远处看,两道后墙如两块绿色挂毯贴在墙上。含增街道办后的山坡上,建设者还巧妙地利用盘江盛产的丹景石造景,上刻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诗篇,四周栽上月季、黄杨等绿色植物,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含增,很难发现两块形状相似、栽种植物一致的绿色墙体。这又是含增人的精明之处,他们除用藤本植物和灌木作为遮掩墙体的绿色植物外,还广泛利用乔木巨大的遮阴功能,掩饰墙体。从生活区通往厂区的盘江路两边,茂盛、壮实的夹竹桃形成了一条绿色通道。白的、粉红的花朵迎风招展,有如成群的处子在舞蹈。在迎春路边,成排的法国冬青枝繁叶茂,连绵不绝,恰好挡住了裸露的山岩。“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绿色意识早已深入含增人的心里。”张善进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