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白银市地图 > 会宁县地图 >
河畔镇地图
河畔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定位和优势:河畔镇是会宁东北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经济,加快城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1、区位优势明显镇区内省道、县道纵横交错,是会宁东北部20多万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辐射范围达到宁夏的西吉、海源,青海及省内的白银、定西、兰州、天水等大中城市。2、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河畔镇属古丝绸之路重镇,大约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就有大规模移民到此居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就发展成为靖远和会宁两县重要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3、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羊产业是河畔传统的重要支柱产业,镇内有全市最大的羊只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0万只,年成交额4000万元。由于市场的刺激和拉动,使全镇及靖会两县养羊业迅速崛起,仅河畔辖区范围内羊只存栏数达到40000多只,年出栏肉羊41000只,是独具特色的肉羊之乡。4、聚集优势突出河畔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历史上就有很强的辐射聚集功能。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人口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镇区人口由4000多人增长到12000人,同时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累计聚集民间资金5000多万元,平均每年以1500多万元的速度增长,增长势头强劲,形成了产业发展,人口增长、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大支柱产业:河畔镇下辖8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4762户23591人,其中水川区村5个41个村民小组,13433人;旱山区村3个,35个村民小组,10148人,镇区人口10000余人,市属会宁三中有学生4000余人,其他各学校有学生2000人左右,镇区常住人口5000多人。河畔镇属靖会灌区,土质肥沃,水川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旱山区较差,全镇农业经济增长与周边乡镇相比比较快,200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2320元,农作物播种面积740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早熟晚熟洋芋、豌扁豆、黄豆、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胡麻、菜籽、西瓜、籽瓜、果类、大棚蔬菜等。养殖业有羊、牛、猪、骡马、鸡、等,工农业生产总值7000万元,乡镇企业总值达到4000万元。河畔为古丝绸之路重镇,镇区规划总面积2、9平方公里,交通优势突出,尤其河刘公路为会宁东部白塬、草滩等六乡十多万人东进西出的必经之路,教育卫生机构设施具全县乡镇之首,白银市唯一一所设在农村的普通高中会宁三中就坐落在河畔镇,已有五十年的办学历史,基础教育体系健全,有镇属独立中学、小学、幼儿圆等学校36所,河畔医院为会宁北部最大的中心卫生院,设备齐全、技术先进;镇区内有水利、农机、金融、工商、税务、粮食、建筑、加工、运输等企事业单位40多家,有个体工商户300多家,商贸信息灵通,中国电线、移动、联通、及互连网全部有业务开通。镇党委、镇政府立足河畔悠久的商品交易历史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以把河畔建设成为会宁北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中心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为目标,提出以小城镇建设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农业产业化拉动小城镇建设的大循环思路,建设农贸综合、羔羊交易、蔬菜批发三大市场,带动蔬菜、瓜果、养殖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特色主导产业:羊产业是河畔镇特色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羊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据初步统计,全镇3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已达1000多户,农民群众已认准了增收效益好的这一项目。河畔镇羊市场辐射范围内的靖会两县各乡镇羊只存栏达50多万只,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农民人均纯收的20%来源于养羊,养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市场发育良好河畔镇历史上就是农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市场销售活跃,民间贩运历来生意兴隆。镇上近年来一手抓有形市场建设,一手抓无形市场建设。已完成了羊只交易市场一期工程,为连接产销环节提供了载体。从事羊只贩运的农民经纪人达4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其中来自青海、宁夏、陕西及省内临夏、平凉等地的专业贩运人员达到100多人。3、羊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镇内现有紫花苜蓿面积1.8万亩,玉米4万亩,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作物茎杆,为发展养羊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舍饲养羊的优势和潜力巨大,大多数农民已掌握了养羊技术,正在向科技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发展。4、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河畔镇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养殖,良种繁育两大体系,并且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饲料加工和肉羊加工,形成四位一体互相带动互相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河畔镇经过快速健康发展,以取得规模和经济效益,农贸、羔羊、蔬菜三大市场的拉动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羊市场年交易量达20万只,成交额达2000多万元,成为白银市最大的羊只交易中心。围绕市场发展经济的思路,使羊只养殖、早熟洋芋套种,籽瓜种植等产业正大踏步的发展,规模效益逐年扩大,为河畔的经济发展带来美好的前景。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镇区内省道、县道纵横交错,是会宁东北部20多万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辐射范围达到宁夏的西吉、海源,青海及省内的白银、定西、兰州、天水等大中城市。
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河畔镇属古丝绸之路重镇,大约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就有大规模移民到此居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就发展成为靖远和会宁两县重要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改革开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羊产业是河畔传统的重要支柱产业,镇内有全市最大的羊只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0万只,年成交额4000万元。由于市场的刺激和拉动,使全镇及靖会两县养羊业迅速崛起,仅河畔辖区范围内羊只存栏数达到40000多只,年出栏肉羊41000只,是独具特色的肉羊之乡。
聚集优势突出:河畔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历史上就有很强的辐射聚集功能。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人口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镇区人口由4000多人增长到12000人,同时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累计聚集民间资金5000多万元,平均每年以1500多万元的速度增长,增长势头强劲,形成了产业发展,人口增长、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地理位置

流域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地形为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呈一塬、二岔、三川,一塬为李家塬(属李塬村),二岔为任岔村和半岔村,三川为车家川(属车家川村)、中滩川(属中滩村和冯家堡村)、两迎水川(属两迎水村和河畔村),三川均为祖厉河、土木岘河沿岸的河谷川地。全镇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属半干旱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旱,还有冰雹、霜冻、春季低温等自然灾害。夏秋多雨,冬春干旱;春秋两季有大风扬沙等沙尘天气。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境内韩家山为屈吴山之脉。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无霜期170-173天,日照充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境内河流有祖历河和土木岘河,两河交汇于两迎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