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高山乡地图
土高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特产
土高山乡特产滩羊皮,滩羊皮是滩羊羔生下45天左右宰杀取皮,底绒少,绒根清晰,不粘连,具有波浪形花弯,俗称“九道弯”,毛长,柔软,灵活,光润,毛色多为纯白色,也有少数为纯黑色。滩羊皮主要加工的男女冬装,猎装穿着轻便,暖和,舒适,美观大方,雍容华贵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用滩羊皮生产毯子以纤维匀长,绒毛滑松,富于光泽和弹性而驰名中外。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滩羊皮每年产量约为25万张,约10万张出口欧洲,5万张出口日、韩等,10万张中国国内销售。
名胜古迹
土高山乡中庄村土高山(亦称北极莲花山),是会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土高山乡群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社会事业
土高山乡依托项目,强化基础,加快教育、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初中1所、六年制小学11所、教学点5个,土高山乡共有教职工119名,学生2351个、其中小学生1568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在不断加强学校的建设及危改工程,通过市烟草公司和白银公路总段帮扶修建三合小学和告岭小学,总投资22.9万元,争取危改项目,建成野泉、曹坪、红湾、十百户小学和土高中学,共计投资44.83万元,建筑面积1335.87平方米;2005年,乡中心小学实施了寄宿制工程项目,投资22万元;同时对乡卫生院门诊部、住院部进行了修建,共计投资15.7万元;乡镇计生服务所与司法所建设,投资24万元,建成土高山乡文化广场,筹资16万元。使土高山乡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得到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土高山乡共有村级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9个,卫生院一个,医务人员23人,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98%;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866人,参合率达到88.5%,共报销门诊费用69600元,土高山乡大病住院报销金额达7万多元,大病救助民政资金2万元,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从而使农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有兽医站一个,兽医技术人员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8名,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良好成绩,2007年,计划生育率达到7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土高山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相对薄弱。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引导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农业经济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形成了以中庄、上沟、马塬为主的黑瓜籽万亩种植基地,十百户、红湾、程塬三村为主的洋芋万亩种植基地,红湾、上沟等村的小杂粮及油料种植基地,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草产业带动的“养羊基地”。土高山境内的关家河、段家河内都有丰富的砂源,为中庄等村铺压砂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土高山乡共有砂田籽瓜种植面积1万亩,以新疆小圆片为主的优良品种,每亩产量200斤左右,品质良好,商品价值高,是土高山乡的特色产业。程塬、十百户、红湾等村的土壤疏松,黄土层厚,海拔在2000-2340米之间,适宜洋芋生长,所产洋芋品质优良,产量高,亩产在3000斤左右,最高产量可以达8000斤/亩,种植面积达3.2万亩。黑瓜籽、马铃薯、小杂粮和舍饲养羊为主的种养业已成为土高山乡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土高山乡牧草种植已达2.1万亩(其中新种苜蓿1000亩),完成退耕还林6159.5亩,荒山造林16662亩,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维护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发展思路
1、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农业“黑瓜籽”、“马铃薯”、“肉羊”及“小杂粮”、“油料”等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贩运大户,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2、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好县乡道路,改变土高山乡农产品售出运输的难题,改变土高山乡因交通不便,外商进不来的现状。3、积极配合凹凸棒矿产资源,带动土高山乡经济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
扶贫项目
土高山乡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2004年以来,利用整村推进项目,新打水窖600眼,发展集雨节灌1000亩;新建标准化圈舍448座,引进基础母羊1044只,基础母牛162头;新修梯田1000亩,铺压砂田1500亩;加快能源项目投资,发放太阳灶200台;新建学校3所,村卫生文化活动中心2处,培训科技农民2100人(次),共发放科技资料2750份,该项目的实施受益农户可达4331人,同时在不断加大劳务输转,有效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