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吴乡地图
四房吴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集雨节水建乡、优化结构富乡、项目建设强乡、二三产业活乡、和谐有序稳乡、科技教育兴乡"的发展思路,在农村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1997年以来,全乡共修建梯田2.65万亩,沟坝地2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结合当地十年九旱的特点,走出了"压夏扩秋、保粮扩经、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业工作路子,不断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和规模规范化的先进耕作技术面积,种养结合,农企合作,全面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为一体的种植模式;从1998年以来共实施退耕还林2.5万亩,荒山造林1.52万亩,主要分布于以沿串子梁为主线向四周辐射的小南、大南、三房、蔺湾、四方、大方、湾口等7村32社1816户,占全乡总户数的48%,人均达到1.2亩以上,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自1993年以来,累计实施"121"工程和人饮解困工程2100多户,集雨节流场3100多处,集雨节灌水窖5300多眼,普通水窖8575眼,户均3.4眼,基本解决了全乡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努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劳务输出工作,近年来每年输转达5000人次以上,有组织输出人数逐年增加。名胜古迹
南坡川村(现属大房村)红嘴山,自1964年春开始,省劳动模范郭富山,历经二十三个春秋,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创造出抗旱换土水平梯田整修植树技术,以惊人的毅力移动土方42000多立方米,磨秃铁楸和橛头17把,修整成753块高标准梯田,造林125亩,栽种果、梨、桃、杏等经济树种和榆、椿、槐、杨、松柏等生态树种共3.84多万株,使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树成荫,梨果飘香的风景之地,郭富山被誉为“红嘴山上新愚公”,红嘴山被列为会宁新八景之一。中央、省、市(地)领导多次前去参观,198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入大型彩色记录片《今日长征路》中。特有资源
四房吴乡土地宽广,物产丰富。全乡耕地面积为8.77万亩,其中机修梯田面积达2.71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豌豆、扁豆等。部分粮食作物已转化为经济作物,土特产有胡麻油、洋芋、杏仁、杏皮、籽瓜、良谷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狐、野兔。家畜有马、骡、驴、牛、羊、猪。荒山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适于发展牛、羊。家畜的主要饲草有高粱、草谷、苜蓿。经济林木主要有杏、桃、梨、果树等。社会发展
教育事业:四房吴乡的教育事业起步晚,进步快。1951年全乡仅有完小一所,初小3所,在校学生127人。现在全乡有独立初中2所,六年制小学13所,三年制村级教学点5个。在校学生达5750人,其中小学生4110名,中学生1640名。中小学教师200人(其中公派教师176人,大专学历的65名,中专或中师135名),其中小教131名中教69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在校学生巩固率为100%。全乡教师素质较好,他们发扬从严治教,艰苦办学的优良传统,忠诚教育事业,勤奋教书育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已有1900多人考取中专院校,为国家人才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全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共新修村中心小学8所,乡农校1所,改建乡办中学2所,总投资280多万元,提前4年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实现"两基达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等多项制度,建立完善了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人口出生率从十年前的15‰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十年间共减少出生人口400多人。认真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相结合转变,从根本上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目前全乡共有乡卫生院1所并配置有X光机一台,B超机一台,现有高级职称医护人员1名,中级职称医护人员2名,初级职称医护人员3名,能开展常规的各种病理病情检查。建有村保健站13所,个体诊所25个,全乡6周岁以下的儿童都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乡共有3083户、1894人参合,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农民大病风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人民身心健康得到保障,身体素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