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东莞市地图 >
茶山镇地图
茶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茶山镇全境东西宽,南北窄,呈“凸”字形状。东西相距11.3公里,南北相距7.4公里,全区丘陵起伏,南北为河道(寒溪河、南畲蒗),为埔田,中横连绵山丘为旱地,山丘之间为坑田,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土壤分类为河流冲积、谷底冲积、潮砂泥田、碳质黑泥田、冷底田、泥炭田、深砂地、黄菘土地、半砂泥、潮砂土等。
山脉与水系:茶山山脉分成两线:(一)京山线——由老黄旗山分出一支向东北行,经莞城、峡口而入京山蟾蜍岭。再别出一支东北行为九梅岭,岐为三支,其一南行至横江村左右诸山止。其二东北行为卖粥寮山,又东行为南社村诸山,又东南行为诸岭,而至龙头村诸山。其三从卖粥寮山别出一支东南行为象岭,折而西南行为茶山附圩诸山。又从南社村诸山中别出一支,南行至员头山一带诸山,再折而西南行至上元村旁之五点梅花(石场)止。此线属东南耒脉,西北走向,再而别出散衍,连绵起伏如渔翁撒网状。(二)增步线——远从莲花山(笔架山)分出一支,向东北行为牛屎坳山,历数山而为桂子岭入寮步新圩诸山,又西北行入为狗门岭,折而北行至寒溪水村诸山,又西北行入增步诸山止。此线属东南耒脉,西北走向。茶山水系,于宋代原属东江河带,江从福隆村入口,经龙头折来茶山而入东莞运河或出东江峡外主流,再南流虎门两水汇合而出珠江口。史载宋元佑二年(1087)邑宰李于福隆筑堤阻之,从此东江改道,茶山属内河地带。茶山现属内河寒溪水流域,源出企石与常平两处上游,汇集经横沥、神山、大圳埔会合寮步与龙头蒗内诸水,经石步、员头山、寒溪水、茶山大桥、出横江埔之青鹤湾口,与温塘上游之黄沙水而西流出峡。年中最大流量为400立方/秒,平均流量为120立方/秒,纯属泥流沙中之混浊水质。另外,南畲蒗水在茶山之北部,旧称为石冈水,本无源头,只属两边诸山流聚之积水区,自东北之石排镇内流入蒗内、经南社、塘角、涌尾、堂头而出东江。
气候:本区地处亚热带,毗邻南海,常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春夏多雨,夏秋间常有台风及干旱现象,冬季受北方寒潮侵袭,间有霜冻,但时间不长,年中气温,最高为38.1℃,最低为4℃,平均温度为21.9℃。四季分吹季候风,最大台风为11——12级。全年平均湿度为77.9%,年平均雨量为1600——1700毫米,最大雨量为3300毫米,最少降雨量为950毫米,年中以春夏为雨季,以秋冬为旱季。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064男9362女8702家庭户户数5095家庭户总人口(总)17955家庭户男9285家庭户女86700-14岁(总)67920-14岁男36360-14岁女315615-64岁(总)953615-64岁男489215-64岁女464465岁及以上(总)173665岁及以上男83465岁及以上女90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113

主要工作

近年来,茶山镇委、镇政府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双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和谐茶山”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一路两点三站四片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和谐茶山建设。(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着力抓好城市升级。抓好城镇规划,围绕打造东莞市区副中心的目标,结合东莞生态园、轨道交通R2线和东莞火车新客运站等市属重点工程,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加强路网建设,建成了安泰路、环城路、方中路等主干路,升级了石大路、彩虹路等道路,各村也自行建设村内公路,增设交通设施,使全镇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投资2亿元按五星级标准兴建了方中假日酒店;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新中心小学;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了滨江公园、产业工人公园和休闲广场;投资4300万元扩建供水二厂,使全镇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8.8万立方米。加快商贸中心区建设,基本完成了文化广场填土工程,启动了文化广场、文化大楼的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铺设。加快工业园建设,启动工业园的管理大楼、商业步行街、公交车站等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了东莞生态园土地统筹工作,积极配合和推动了东莞火车新客运站和轻轨R2线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市政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二)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着力抓好产业升级。发展园区经济,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我们以茶山工业园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组团赴日本、韩国、欧洲等地招商引资,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83家,引进资金总额41.5亿元,形成了以IT、电子、光电、汽车零配件、五金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引导外资企业扩大内销。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公司,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外资企业创造较为宽松的内销环境和畅通的内销渠道。2007年,全镇外资企业内销额达19亿元,税收贡献8300多万元。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全和完善机构,成立民营办,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台政府贴息贷款政策,对一些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的贷款予以贴息。拓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等领域。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目前全镇拥有9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6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和2个市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全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户数7760户,全镇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6%。来源于民营经济的税收2.59亿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45.3%。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食品名镇。我镇以打造“中国食品名镇”为目标,制定《茶山镇扶持食品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协调工商、税务、劳动、社保、城建等部门,为食品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出台奖励措施,对在我镇投资超1000万元的食品企业给予奖励。目前,全镇拥有食品企业近一百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食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近20%。在众多食品企业中,既有雀巢美极、嘉顿食品等世界著名企业,还有本土成长起来的华美食品、圣心食品等国内知名企业。(三)构建和谐,注重实效,着力抓好民生改善。一是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圆满完成全镇16个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有效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群众收入明显提高。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0452元。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0亿元。二是推进“创业东莞”工程。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为群众免费提供各种类型的就业培训,并推荐就业。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别将农村村民与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300元和320元,使低收入居民和困难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点11个,覆盖全镇95%以上的人口,居民步行15分钟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四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完善公交规划,开通镇内公共汽车,目前开通了7条线路,30辆大巴投入运营;成立了公共的士公司,70辆公共的士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规划了30个港湾式候车亭。(四)整合资源,彰显特色,着力抓好文化教育。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推进联合办学。2003年以来,镇、村两级共投入了近3亿元用于学校基建和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成了第二小学、第三小学、中心小学、南社小学等4所联办学校,把我镇公办小学合并为5所。办起了华南师范大学嘉玛学校等8所民办学校,优化了办学结构。加快等级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第二小学成为省一级学校;茶山中学、中心小学、茶山第三小学、南社小学创建成为市一级学校;天天幼儿园、爱弥儿幼儿园、乐贝尔幼儿园创建成为市一级幼儿园。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成效明显,2006年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二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突出特色,不断加强品牌意识,着重打造南社古村落、茶园泥公仔、茶山盆景三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南社古村落的保护,镇村两级加大投入,抢救和修缮了一批濒危古建筑;积极推进南社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深入挖掘南社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和育人功效。加大了对南社古村落的开发利用,2007年接待了各方游客约15万人次。整合十大文体协会资源,积极开展文体活动,2007年开展了文体活动2000多场次,近200万人次参与,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

基本概况

茶山,位处温州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4公里,全镇总面积30.6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27026人。茶山素有“四季香、四季红、十二熟”这美誉,杨梅、柑桔、桂花、茶叶、花卉、苗木等闻名海内外。茶山山以景名,如五美园、卧龙溪、香山、山重楼、百鸟景园等,美不胜收。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全镇人民共同的努力下,茶山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效益农业得到稳步发展,工业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现代化城镇建设迈开新的步伐,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环境质量得到了初步改善,教育、卫生、计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被市政府列为小康镇,98年经省政府批准茶山大罗山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温州市高等教育园区选址在茶山境内,其中新温州大学已于2000年4月1日率先举行开工典礼,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大学城将在茶山崛起。另外,一批高档次的旅游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或审批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农工贸高度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旅游城镇——茶山镇将在浙南大地冉冉升起。

下辖村组

,茶山村后村村河头潭村洪殿村新民村罗山村京山村舜岙村睦州垟村山根村罗胜村霞岙村罗丰村银山村

下辖村

,茶山村渤上村周冲村白木村丰垌村丰垌口村滩垌村渤中村渤垌村平田村榕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