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东莞市地图 >
望牛墩镇地图
望牛墩镇相关地区地图:

防灾减灾工程

“水利防灾减灾是困扰望牛墩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我到望牛墩的第一件事情就下定决心要把防洪防汛工程做好。”邓流文表示。据了解,望牛墩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此前该镇的水利基础设施防洪标准相对比较低,历年防洪防汛形势严峻。2005年,该镇开始重视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直至2007年来,市镇两级共投资2亿多元,高标准规划建设23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目前,望联联围堤防加固一期第一标段寮厦南北桥堤路结合工程及上合马滘口水闸工程、福安水闸、望东水闸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下漕联围海堤达标加固一二期工程、下合联围一二期工程、望联联围二期、望溪河整治一二期工程以及洲涡、朱平沙、石排、五涌等水闸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达贤小学、芙蓉沙、横沥、锦涡等水闸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该23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争取年底投入使用。邓流文表示,所有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部竣工使用后,将切实提升该镇防洪抗灾能力,确保安全度汛。

基础设施建设

总规划: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望牛墩镇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投入,紧密围绕“两点一线”工程的开展,重新修订了未来20年望牛墩镇的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确立了“外向带动,民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取向。镇内建有11万伏、22万伏变电站各1座,电力供应充裕;数字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图文传真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广泛使用;学校、医院、商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敬老院、宾馆、酒楼等方面设施一应俱全。望牛墩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和完善。
具体工程:2009年,将计划投入5—6亿元全面启动两个“十大”工程,分别是:
十大重点规划建设工程:①新区的规划建设;②三大园区的规划建设;③滨江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④“三馆合一”图书馆综合楼的建设;⑤新汽车站的建设;⑥改建两个派出所和一个公安消防民兵综合训练基地;⑦金牛工业园“退二进三”工程;⑧新电城升级改造工程;⑨交通分局、交警大队、社保分局办公大楼的规划建设;⑩五星级酒店的招标招商及建设。
十大重点民生工程:①为户籍人口购买30种重大疾病商业保险;②中心小学扩建;③自来水管更换改造;④建设十条村级联网路;⑤新医院的选址及规划;⑥23项水利工程扫尾工作;⑦17条村电网改造和三条主干道电缆设施升级改造;⑧垃圾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⑨完善“一中心四站点”社区医疗服务网络;⑩政府补贴促进就业工程。

投资环境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学校、医院、商场、文化中心、图书馆、敬老院、宾馆、酒楼等方面设施一应俱全,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按行政、文化、商业、生活、轻工、重工等6个方面,制定了一个15年发展总体规划,现正按总体规划逐步实施。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商前来投资置业,成为他们拓展新事业的热土。全镇现有工企业200多家,其中镇、区办企业和民营企业100多家,外资企业100多家,已形成造纸、建材、对外来料加工和“三资”企业等五大行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年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以上。为了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带动和发展充满省活力的外向型经济,镇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参与合资、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多种多样的投资形式。同时,镇政府还健全了文明、周到、方便、高效的投资服务体系,做到“项目审批一支笔,投资服务一条龙”,为落实投资客商创造宽松和谐、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未来总休规划

制定望牛墩镇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确立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规划形成“一心、一核、两轴、三片区”的城市布局结构。“一心”:中心区。以现有镇区为主,扩大规模,完善配套,发展为全镇的中心区,依托良好的交通用地条件,形成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带动全镇的全面发展。“一核”生态绿色核心区。通过限制洲涡、洲湾两村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保留大片的农田和河网湿地,在镇域核心地带形成一个绿色开敞空间。这个生态绿色核心区可以改善、提升全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集中全镇的农田耕地,也可以作为片区间的隔离绿色空间,遏制中心区无序、“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充发展。“两轴”:南北向的两条发展主轴,即北环路和望洪公路。北环路全长10公里,惠及9条行政村,望洪公路贯穿中心区,连接广深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这两条道路也承担了中心区与南部、西部三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功能,因此正在、也必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望牛墩镇域的两条发展主轴。“三片区”即形成中心片区、南部片区及西部片区三个功能片区。

新农村建设

望牛墩镇委书记邓流文认为,农村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面貌也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近年来该镇一直把优化农村环境作为民心实事工程,经过不断努力,该镇农村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大大改观。如今,一进到望牛墩各村,原来的泥路已全部变成了水泥路,常见的垃圾堆、牛皮癣等变少了,大片大片的绿化带把村庄装扮得非常美观。这是近年来该镇不断巩固农村环境“五整治”和“五有新村”建设的成果。该镇从治“六乱”开始,除卫生死角,绿化、美化闲置地,建设垃圾收集池到实施16小时路面保洁,城市市容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整治生态环境方面,该镇完成了广深高速望牛墩出入口及其沿线(望牛墩段),望洪公路、金牛路、绿榕路、寮厦北堤等道路沿线的绿化工程;建成16个小公园;对18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视频监控;全面推进望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整治旧村方面,2007年该镇完成了试点村官桥涌的旧村整治工作;今年又展开了聚龙江、李屋、寮厦、石排、福安、锦涡等6条村的旧村整治工作,争取8月底完成整治工作。

现代化城市

乘着改革发放的春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由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发展成为工业城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早在1984年就被授予“亿元乡镇”的荣誉称号,1986年被省批准为工业卫星城镇。尤其近几年,该镇大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外源经济和内源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由纺织、服装、五金、造纸、电子、机械等待业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全镇共有各类企业家,其中外资企业家,民营企业家,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农业产值亿元。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重新修编了未来20年望牛墩镇的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确立了“外向带动,民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取向,该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镇内路网结构,营造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2002年,投入7000多万元开展了10项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北环路及北环路大桥工程、望牛墩汽车站、朱福公路、洲湾大宁大桥、洲湾至洲涡道路、登瀛桥改造工程、供电调度大楼、地税分局办公楼、电信分局办公楼。一个包括文化广场、中心小学、幼儿园、体育馆、银行、新政府以及国税、地税、劳动保障、供电、电信、国土等组成的新行政办公区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