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东莞市地图 >
大朗镇地图
大朗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区建设

大朗社区:大朗社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金朗中路旁,面积0.2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634人。辖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商店林立、人流密集,中小学校、银行、公园、大商场尽在其中,各类公用设施完善,宜商宜居。大朗社区办公楼位于大朗镇正街33号,面积170平方米,设有居民办事窗口、档案室、警务区办公室、计生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劳动服务站及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等。
大井头村:大井头村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大朗镇东部,距莞城24公里,是大朗镇经济、文化、娱乐、行政办事中心。金朗大道、银朗大道、美景大道、常朗路及大朗至东坑新线贯通大井头村。大井头村至东莞火车站(常平口岸)和东莞火车东站只需5分钟车程,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畅通无阻。大井头村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荔枝果园成片,四季分明。村中右侧有一口大井,井口用六条花岗石砌成六角形,直径2米,井深20余米,据说村名由此而得,故称大井头。
长塘社区:长塘社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富民路、富华路、美景路等交通要道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是东莞中南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全社区总面积3.63平方公里,总户数1196户,户籍人口4552人,下辖6个居民小组,设5个党支部。长塘社区在镇委镇政府和社区党总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带领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佛新社区:佛新社区,原为佛新村,原址位于松山湖畔。解放后,历经两次搬迁。1958年,因为规划建设松木山水库的需要,举村搬迁到佛新村旧址;2004年因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一网两区三张牌”的战略部署,建设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举村搬迁到现在的位置,成为全镇第一个完成“村改居”的村,也是全市第一个建成高层农民公寓的村。
求富路社区:求富路社区位于大朗的中心区,明朝成化年间建村。1945年改称求富路村,2004年实行“村改居”,改称求富路社区。社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00多人,新莞人3万多人。2006年底社区斥资1.8亿元,兴建居民住宅小区――求富路农民公寓,公寓均为9至17层的高层住宅楼,共有21栋,400多户,将于2008年落成,届时全体居民搬迁入住。
巷头社区:巷头社区地处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区,临近松山湖,面积约3.4平方公里,辖下有13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4176人。巷头社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2006年,社区人均收入17908元,村组两级利润2841万元,村两级集体总收入4279万元,村组两级集体资产净值40054万元。多年来,社区先后被市评为“市文明标兵社区”、“文化建设达标社区”、“市文明村”、“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广东省卫生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东莞市示范社区”等。

区位优势

大朗镇区位优势突出,距莞城25公里,毗邻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科技产业园--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北至广州白云机场85公里,南达深圳黄田国际机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处于东莞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莞深(东莞-深圳)高速公路和常虎(常平-虎门)高速公路均从大朗互通经过,并设有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横贯而过,镇内还建有富民路、美景路、富华路、富康路等一批道路设施,是东莞中南部的陆路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1、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只需要1小时车程,70KilometersfromGuangzhouinthenorthern,withinonehour'sride,2、距东莞火车站只有7公里,SevevKilometersfromDongguantrainstation,3、南至深圳市区46公里,往深圳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46KilometersinthesouthdirectiontoShenzhen,30minutes'sridetoShenzhenaieport,4、往深圳皇岗、文锦渡或蛇口港、盐田港等口岸只需45分钟车程,Within45min'sridetoHuanggangport,WenJinduport,SekouportandYantianport

自然地理

地理概况:大朗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2。58′,东经113。52′,全镇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万。东接常平镇,南连黄江镇,西南靠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办,西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与大岭山镇,东北与寮步镇、东坑镇接壤。境内有大陂海和蚬壳海两条河流,山脉有东山、花园岗、凤山、石龙岭、马宗岭等,南部有樟木头林场五埂工区。
地形地貌:大朗镇全镇地形东北宽,西南窄,状呈桑叶形。东西相距从大井头边境至西南犀牛陂边境长有16公里,南北相距从高英边境至石厦仙村边境宽12公里。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偏高,东北部低,属丘陵地区,海拔在6-250米间,最低处在水口排站和沙步土地坑砖窑处,海拔标高只有6米。东南部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山岗,形成一幅天然屏障。
气候条件:大朗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候风影响,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以上,无霜期339天,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83%。

基础建设

城市集聚力日益增强。水电设施完善,有110千伏级变电站3座、220千伏级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9000万吨以上;正在加紧建设220千伏水平(象山)输变电工程、日供水30万吨的现代化供水厂、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截污主干管网、防洪排涝减灾基础设施、覆盖全镇的公共交通体系。房地产业快速兴起,建成碧水天源、添一居、明上居、美好家园、财富公馆等房地产项目。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被定为全市农民公寓建设试点,长塘、佛新、宝陂、校椅围等农民公寓建成入住,共53幢,1618套;求富路农民公寓即将封顶,共14幢,404套;巷头、巷尾、蔡边等社区(村)正在筹建农民公寓。2007年,镇财政拨款1500多万元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长盛片区和银朗片区进行城市设计,镇内建设用地控规实现全覆盖。投资3200万元升级改造松佛路,顺利争取到市政府投资建设松山湖大道大朗段,初步构建起大朗镇与松山湖土地空间相互交融,公共中心互为吸引,产业功能承接合作,交通干道直接通达的大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着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汇聚大朗。生活质量普遍改善。2007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79.4亿元,增加5.4%,农村人均纯收入13750元,增长8%。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大朗医院松湖分院,大朗医院分院达13所,农民参加农村医疗保障的参保率达100%。坚持开展“千干扶千户结对帮扶”等活动,弱势群体生活进一步改善。积极开展“关爱1号”、“春风行动”、“城市暖流行动”等活动,切实关爱新莞人。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建立镇、社区(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帮助2381名“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三小”场所及出租屋消防安全、摩托车、黑网吧、非法行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治安更加明显好转,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日益提高。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大朗镇在紧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优质的公共服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以来共投入近2亿元建设8所新校,投入5000多万元完善教育设施设备;推进联合办学和创建等级学校,全镇公办学校由25所撤并调整为12所,创建成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幼儿园)12所,2007年中考高考实现双丰收。正在筹措3-5亿元,新建、扩建8所学校(幼儿园),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醒狮、舞龙、曲艺、木偶戏等民间文化不断焕发异彩,大井头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之乡”;旅游文化节、文化艺术节、超级卡拉OK大赛等文化活动陆续登场;《大朗周刊》创刊发行,大朗网站改版升级。体育事业方兴未艾。成立全市第一个镇级篮球协会,设立篮球发展基金,制定篮球发展规划,创办青少年篮球培训班;新世纪球队在2007—2008赛季CBA常规赛中排名第五,首次进入CBA季后赛,大朗男篮夺得2007年东莞市篮球联赛冠军。档案事业崭露头角。投资200多万元成立全省第一个镇级档案馆——大朗镇档案馆,同时挂牌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

历史沿革

得名由来:古时因盛产蓢草(芦蒸的俗名),故名曰"大蓢",后便于书写,遂将"蓢"写成"朗"。
建置沿革:晋咸和六年(331年)至南北朝梁朝(551年)的古代版图中已有大朗,以东的黄屋国(现水口村)一度是安怀县治、东官郡治,立过怀安侯国。据《东莞县志》记载,明代大朗大部分属文顺乡第三都,部分属思德乡第九都,清代大朗大部分属京山司第三都,部分属缺口司第九都。民国初属东莞县第三都(后于1933年撤改为东莞县第三区),抗战胜利后1945-1949年属新第三区,建国初期属第一区、第二区。1953年土改完成后,大朗成立第四区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大朗人民公社,全镇共有11771户,52126人。1983年改公社为区公所,1987年撤区改镇。

经济发展

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7万人,流动人口近30万人。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102.6亿元,比2006年增长20.6%;工业总产值217.5亿元,增长22.2%;各项存款余额100.3亿元,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20.5%;全镇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增长27.8%;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73亿元,增长19.7%。大朗镇荣获“中国羊毛衫名镇、国家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跻身2006年全国千强镇第55名、广东省第21名。区位环境得天独厚。地处深港穗经济走廊的中心,毗邻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交通四通八达,北至广州市区70公里,南达深圳市区46公里,距东莞火车站7公里,莞深、常虎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3个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横贯而过,是东莞中南部交通枢纽。自然资源丰饶富足,生态环境清秀宜人,绿化覆盖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大面积荔枝林、绿化林和近10座水库,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毛织特色产业加快转型。毛织产业是大朗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使大朗被列为确定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集群试点单位”,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首批15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目前,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近200家,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产业配套。整个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大朗毛衣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年一届的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已成为行业品牌展会。近年来,大朗镇大力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区域集散中心转变。确定了20家重点扶持民营毛织企业,相继成立了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毛织品检验站(东莞)、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镇毛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大朗毛织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创新基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毛织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现代制造业结构升级。大朗镇现代制造业发达,拥有4300多个工业企业。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46个,总数达到256个,实现总产值174.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加3个,总数达到23个,实现总产值103.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7.5%。装备制造业是大朗镇现代制造业的主体,是大朗的主导产业之一。全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571个,涉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机械、精密模具、精密电子元器件、注塑辅助设备等领域,2007年,90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6%。大朗拥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如:明利钢材模具制品公司年生产模架3.1万吨,居国内同行业的第二位;环球机械公司年生产大型数控机床近100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生产厂家之一;艾尔发自动化机械公司年产机器手4000台,产量在国内居第二位;迈科科技公司年生产各类二次电池1.5亿只,生产规模在全国居第四位;华新电线电缆公司的裸铜线年产量12.5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信易电热机械公司年生产注塑辅助设备2.4万台,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六;华科电子公司年生产电容、电阻共2040亿只,单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大朗镇择优扶强战略的大力实施下,一大批强势企业、优势企业、成长型企业正在加快做强做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重大科技装置落户大朗。国家“十一五”期间启动的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CSNS),2007年2月正式落户大朗,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20亿元,项目已完成地质勘察。CSNS是国内首座基于强流质子加速器的高科技大装置平台。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空白,缩短该领域与世界前沿的30年差距,成为世界新一代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子通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超过英国计划运行量,领先韩国、德国、印度、北欧及西班牙等筹建项目,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CSNS落户大朗,将使大朗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集聚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和高端产业的实验用户,催生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为大朗经济社会双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等提供巨大推力。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全镇共有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计算机服务公司和软件公司200家,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164家,计算机服务公司、软件公司36家。文化体育产业蓬勃兴起,天域歌剧院的兴旺和CBA新世纪篮球队主场的火爆,将催生一批相关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朗镇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9家,市民营科技企业33家;1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80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302项,外观专利468项。2007年全镇获授权专利173件,其中多想计算机设计公司获得一项改善计算机性能的主板布置方法及其主板的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主板规范技术领域的空白。开放型经济质量显著提升。大朗镇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有力地提高了开放质量。全镇现有外资企业508家,实际利用外资80多亿元,其中三星钢材加工有限公司、庞巴迪动力产品厂为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华科电子、川飞金属科技、递达量精密模具等14家企业为境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007年,全镇利用外资强劲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旧口径),新签协议合同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76%;平均每宗注册资本241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6宗,增加3宗。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不仅引进了福建浔兴拉链等工业企业,还引进了美国信安达档案管理、天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镇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达17个。现代服务业活力勃发。大朗镇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商贸、酒店、交通、物流、文化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7年,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登记在册数量达1.69万户,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20.5%。以长盛广场为龙头的长盛片区,正成为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创意展示、体育文化、娱乐休闲和高尚居住等业态于一体的、引领消费时尚的城市功能综合体,全镇商贸文化中心区,大朗的城市客厅。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是国内毛织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展馆,每年“织交会”,人流如织。按省一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朗汽车客运总站日发送旅客1万多人次。大朗国际物流中心,日托运量1000多吨,可直运全国10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30多个国家地区,形成集货运、仓储于一体的物流服务体系。帝豪花园酒店,是一家按国际白金五星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大型商务休闲酒店。全镇现有酒店旅馆85家,其中五星级标准酒店1家,四星级标准酒店3家,房间4500间,床位5600张;综合性商场15家,营业面积7.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