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地图
阿尔巴尼亚简介
  •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北接塞尔维亚和黑山,东北与马其顿相连,东南邻希腊,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海岸线长472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东部为迪纳拉山脉南延部分,一般海拔1000-2000米,最高峰耶泽尔察山,海拔2694米。山间多河谷盆地。山脉西侧是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亚人的后裔。公元9世纪以后,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制公国,1415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统治近500年。到18世纪,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周围逐渐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体,并形成不同的书面语言,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好,所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19世纪下半叶,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日渐高涨。1912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匈、意、法等国军队占领,1920年阿再次宣告独立。1924年成立资产阶级政府,1925年成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索古为国王直至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3年德国法西斯侵入)。1944年11月29日,阿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夺取政权,并解放全国。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76年修改宪法,改称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出门时都乘坐私营小巴(furgon)或较大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和小巴通常天一亮就开始营业,到下午2点收工。它们经常往返于地拉那和都拉斯之间(相距38公里),末班车于下午5点发车,但开往北部和南部其他城市的车次较少。从阿尔巴尼亚的任何城市,你都能乘车到达地拉那,但其他城市之间则未必开通了直达车。这里的车费很便宜,但很少给车票。多人乘坐的小巴总要等到满员或几乎满员时才开车。小巴的车票要高于公共汽车,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便宜。下车时请向司机或乘务员支付车费。
      阿尔巴尼亚全国各种报刊约160余种,主要有《当代报》,发行量约2万份;《人民之声报》,社会党党报,发行量约1万份;《民主复兴报》,民主党党报,发行量约1万份;其它报刊还有《世纪报》、《信使报》、《共和报》、《阿尔巴尼亚报》、《经济报》、《克兰杂志》等。阿尔巴尼亚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阿通社和广播电视总局独立于各政党,广播电视总局直属议会。地拉那广播电台为国家广播电台,除对内广播外,还有对阿侨广播和用英、法、德、意、希、土、塞等7种语言对外广播。阿尔巴尼亚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现在每天播放节目时间为10多个小时。1993年11月开始每天播放2小时卫星电视节目,覆盖整个欧洲和地中海地区。1996年以来,阿私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发展较快,目前已有30多家。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