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地图
巴巴多斯简介
  • 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西距特立尼达岛322公里。巴巴多斯岛原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构成。海岸线长101公里。全岛最高点海拔340米。岛上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 气温通常在22~30℃年平均气温26。
      巴巴多斯公路:总长2333公里,其中90%以上公路为沥青路面。1990年建成一条连接格兰特利亚当斯机场与布里奇顿港和工业区的公路。1994年共有车辆54215辆。水运:首都布里奇顿是一个全天候的深水港,可停靠万吨级远洋客货轮。1996年港口总吞吐量为685590吨。空运:巴是东加勒比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格兰特利亚当斯机场是加勒比地区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可起降大型喷气式客机。有直飞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南美和大多数加勒比国家的国际航班。
      巴巴多斯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是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主张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公正、道义和尊重人权的原则,通过建设性合作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近年来,巴在稳定与西方传统关系的同时,积极主张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地区一体化和建立地区安全体系。认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但要警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不平等。全球 化实际上使发展中小国成为新殖民主义时代发达国家的卫星国。发达国家操纵WTO压迫发展中小国弱国,自由贸易机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却向其有限的财政、人力与技术资源施加了巨大的负担与压力。发达国家通过WTO的一些协定,以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为自己的商品扩大海外市场,说明这种新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认为不受约束的自由化是十分危险的。现在迫切需要对自由贸易进程机制的进程、性质与范围重新评估与修订,引入更加民主、公正、透明和有广泛参与性的机制。巴坚持国家经济主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在此居住。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多年后葡萄牙人入侵。1624年英国将该岛划分为其殖民地。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该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后,民主工党(1966~1976,1986~)与工党(1976~1986)分别执政。政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独立后,工党和民主工党交替执政,政局一直较稳定。工党1994年上台后,大力调整政策,经济摆脱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困境,持续发展,形势良好。1999年1月巴提前举行大选,执政党工党以压倒优势获胜,蝉联执政。新政府宣布加速实施扶贫计划;普及电脑教育;改革国家体制,实行共和制;扩大吸收外资,防化金融危机对巴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