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地图

与喀麦隆相关的地图:

喀麦隆简介
  •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划分为10个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州,268个区,54个县。
      喀麦隆经济作物以可可、咖啡为主,全国1/4以上的人口以种植可可、咖啡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农产品出口值中,这两项的出口值即占到出口总值的30%~40%,是国家收入的主要依靠。为维持可可和咖啡在经济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始终将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其生产上,在通过向农民提供资金和物资便利的同时,采取种种措施来扩大播种面积、更新树种、防虫治虫、改善经营、提高生产率,所以尽管有天灾和人祸的影响,其产量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特别是可可,它的产量仍居世界第五位。独立后,喀麦隆政府除了维持和提高传统的出口作物的生产外,还注意发展棉花、香蕉、棕榈、橡胶、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以扩大出口作物的品种和逐步满足本国工业原料的部分需要,以上新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提高。
      喀麦隆的林业以采伐原木为主,独立时原木采伐量为47.5万立方米,80年代初增加到74万立方米,1996/97年度原木产量320万立方米,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12%。喀麦隆的原木基本上供出口。但是,随着木材加工工业的兴起,国内开始生产箱板、纸浆、火柴盒等加工木材,80年代初加工木材为12.9万立方米,到90年代初增至212万立方米。全国约有60余家木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320万立方米,加工木材也供出口。喀麦隆的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在15%~16%之间,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部和东部。牧场面积830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6%。是外资投向的第三大发展项目。每年生产12万吨肉,4.5万吨奶,2300吨鸡蛋。喀麦隆生产的肉类基本上不供出口,主要用于国内消费,1979年全国消费的各种肉类为15万吨。70年代每人每年平均食肉为12公斤,80年代平均为18公斤。目前每年仍需进口一部分肉才能满足全国的消费量。
      喀麦隆捕鱼业包括海洋捕鱼和河湖捕鱼。捕鱼方法主要是手工捕捞,特别是河湖捕鱼,机械捕鱼只在海洋捕鱼中部分采用。捕捞的鱼除了一部分海鱼供出口外,其余均供国内消费。1990年捕鱼12万吨,虾1000吨。全国约有10万人从事捕捞和渔业加工业。 工矿业 独立后,喀麦隆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展工矿业,已初步形成以农、矿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前列。发展的工业主要是采矿、建筑、食品、化学、饮料、卷烟、纺织、造纸、锯木、炼铝、炼油、电力等。工业企业从独立到1980年的20年间,已从200余个发展到700个;工业产值在1970~1981年的11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9%。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26.6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3%。全国劳动人口中有8%的人参加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为促进工业发展,1990年喀麦隆政府制定了“工业发展指导计划”,1991年比亚总统宣布了新的“十年工业规划”,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铝矿开采、木材加工、钢铁、水泥、机械、化肥、医药、化工和电力。但是,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的牵制,近年来喀麦隆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1991年低于上一年度,占30.10%,1991~1992年又降至27.2%,到1992~1993年已降到2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近年来又有所回升。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