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地图

与纳米比亚相关的地图:

纳米比亚简介
  •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赞比亚,东连博茨瓦纳,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干旱少雨,属亚热带、半沙漠性气候。该国分为13个行政区和50个地方政府,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纳米比亚1990年3月21日从南非统治下独立。
      纳米比亚以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为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纳独立后未实行大规模国有化,采用赎买方式将未充分利用的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黑人。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私人资本、外资和国有资本为国民经济主体,强调与私营经济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和矿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以及金融服务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变以出口原材料为基础的单一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重视扶贫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外资,建立出口加工区,允许外资进入矿、渔、农业等各行业。纳独立后,经济增长率曾达年均4.8%。但由于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抵消了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仅为1.6%。更为突出的是,纳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形式单一,受气候、海洋条件和国际市场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2002年,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增长乏力,面临土改缓慢、国企亏损、通货膨胀等不少难题。
      纳米比亚外交奉行不结盟政策和非洲团结政策,希望同南非保持良好关系。纳米比亚支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纳米比亚重视同邻国和前线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纳米比亚虽从南非的统治下获得独立,但一时还不能割断一切关系。它仍留在由南非控制的共同货币区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中。两国在沃尔维斯湾和附近几个岛屿的归属问题上有争议;1991年5月双方同意在争端最终解决之前,两国暂时实行共管。美国在纳米比亚有较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在纳米比亚的公司占所有外国在纳米比亚公司的1/3以上。欧盟特别是德国和北欧国家与纳米比亚的经济也较为密切。纳政府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支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已批准加入非盟;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注重巩固和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开拓同亚洲国家经贸往来。近年来纳外交比较活跃,1999~2000年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纳外长当选为第54届联大主席。积极参与地区政治经济事务,2000年,努乔马总统当选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主席。迄今已与96国建立外交关系。
      纳米比亚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银等,其中,钻石生产驰名世界。采矿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90%的矿产品用于出口,矿业所创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0%。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其中90%供出口。纳米比亚政府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农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纳米比亚畜牧业较发达,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88%。除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外,近年来,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1997年,纳米比亚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2005年12月,纳米比亚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2,000米 。沿海有狭长平原;内陆全属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2,600米。中部为中央高地;东部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部沿海一带为沙漠性平原 。位于西部偏北的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为全境最高点。南部的奥兰治河和北部的库内内河,分别为同南非和安哥拉的界河。主要属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自西南往东北从10毫米增至700毫米。南部多沙漠,北部多草原。常年有水的河流极少。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