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地图
厄立特里亚简介
  • 厄立特里亚国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长1200千米。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马雷布河为最大河流。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农业国,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农产品占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石油、铜、金、铁、食盐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纺织、食品加工、皮革、玻璃器皿制造、制鞋等。厄的海岸线长达1200公里,海运业较为发达,红海边唯一的深水良港马萨瓦港,以及人工港阿萨布,吞吐量都很大。厄的沿海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由于长期受西方的殖民统治,加上内战、连续不断的干旱和蝗灾影响,厄独立时的国家经济濒临破产。原埃塞俄比亚工业的1/3集中在厄立特里亚地区,主要有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加工、玻璃器皿、酿酒、卷烟、食盐、搪瓷、水泥和印刷等。现有44家国营企业,约700家大小私营企业。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机械设备陈旧,缺乏原料和零配件等,开工率仍徘徊在30%左右。厄出口矿产品和石料的开采主要集中在私人手中,政府计划进一步勘探工业用矿和稀有矿藏。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2.6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1%。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厄立特里亚农牧渔业生产总值为54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农业是厄立特里亚国民经济的支柱。全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全国现有可耕地320万公顷,已耕地43.9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13.7%。厄立特里亚的畜牧业不发达,农牧业人口中的35%~40%从事畜牧业,主要牲畜有绵羊、山羊、牛和骆驼等。1997年牲畜存栏数:牛150万头,羊500万头,骆驼30万峰,马、骡、驴总计为25万头,家禽250万只。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基本停留在浅水捕捞的水平,捕捞的鱼大多制成鱼粉、冻鱼和鱼干出口。
      厄立特里亚的旅游业历史悠久,也是目前厄立特里亚唯一赚取外汇的服务行业。早在14世纪时就有欧洲旅行家在这一地区游览。阿克苏姆王国的大部分区域在厄立特里亚境内,目前尚存不少遗迹。地形多样,自然景观丰富。阿斯马拉、马萨瓦、阿萨布和达赫拉克群岛为有名的旅游点。但连年战乱,旅游业受到破坏,现在仍处于恢复阶段。1996年来厄立特里亚旅游的人数为41.6万人,比上年增加31%;1997年旅游收入比1996年增加75%。厄立特里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高达61.2%,其中旅游业的贡献起重要作用。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