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地图
斯里兰卡简介
  •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因为它有美丽绝伦的海滨,神秘莫测的古城,丰富的自然遗产,以及独特迷人的文化。
      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斯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即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经过斯里兰卡时。全年降雨量西南部为2540毫米至5080毫米,西北部和东南部则少于1250毫米。
      斯里兰卡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在南亚国家中,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经过10多年经济改革,斯国有化经济管理模式已打破,市场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斯经济保持中速增长。2004年底海啸灾害中,全国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区受灾,3.5万人死亡,5600余人失踪,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斯政府估计灾后重建需3-5年时间,耗资约22亿美元。2006年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烟草、造纸、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胶、塑料和金属加工及机器装配等工业,大多集中于科伦坡地区。2006年工业产值41.6亿美元,占GDP的15.5%。旅游业是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斯内战曾一度影响旅游业,但自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以来,游客人数有所回升。斯2003-2005连续三年年到访外国游客数量突破50万人。自2005年底,斯政府军与“猛虎”冲突对旅游业造成一定冲击。
      斯里兰卡与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地缘联系。同印保持友好关系是斯外交政策的重点。斯主张全球范围内的核裁军,但不反对印成为核国家。双方重视经济合作,希望通过双方的经济合作带动南盟合作的起步。印支持斯和平解决民族冲突。2006年,斯印关系稳步发展。1月底至2月初,印空军司令塔吉对斯进行友好访问,拜会了斯总统、总理、国防部常秘以及三军司令等。5月,斯外长萨马拉维拉访印,会见印外交国务部长夏尔马,通报了斯和平进程的进展情况,并表示国际社会必须向“猛虎”组织施压,迫其重回谈判桌。7月,印度总理特别代表、外秘萨仁山访斯,与斯总统就斯国内局势举行了磋商,斯外长、外秘、三军总参谋长等参加。8月,斯外长萨马拉维拉再次访印。11月,印度新任外秘梅农访斯,分别会见了斯总统、总理、外长和国防部常秘等。同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印,期间作为主宾出席了亚洲市长会议,与辛格总理举行会谈,并会见了印国大党领袖索尼娅·甘地、外长慕克吉和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