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地图

与刚果相关的地图:

刚果简介
  • 刚果是非洲内陆国家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的简称,该国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首都为布拉柴维尔。该国接壤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以及安哥拉等国,毗邻几内亚湾。1964年2月22日与中国建交。
      现行宪法于1992年3月15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共和国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执行和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总统任命或解除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的职务,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意见后解散国民议会;总理为政府首脑,领导政府的活动并保证法律的执行。经济:以农、林业为主。粮食主产木薯、稻米、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烟草、油棕、咖啡、可可等。开采钾盐、金刚石、石油、金、铅、锌、铜矿,还有铁、铝土、煤等矿藏。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重要,还有炼油、钾肥、制糖、水泥、纺织、鱼罐头等工业。出口木材、石油、钾盐、蔗糖、咖啡、可可等;进口机械设备、车辆、日用品等。外交:对外奉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和世界和平。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是刚果(布)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最大城市,中央直辖市。布拉柴维尔位于国境南部,刚果河下游右岸,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隔河相望。布拉柴维尔四季常青,芒果、椰子、旅人蕉成行成队,绿荫如盖,是座美丽的热带城市,有花园城之称。布拉柴维尔气温高,雨量多,最热月是3—4月,但由于地较高并受河流的影响,早晚很凉爽。布拉柴维尔建于1880年,人口约60万,曾为法属中央刚果及法属赤道非洲首府。1904年,布拉柴维尔成为法国赤道非洲的总督驻地。1960年国家独立后成为首都。布拉柴维尔发展很快,从消费型城市成为刚果(布)经济中心之一。市区从朱埃河口沿刚果河向上,延伸10余千米。东部为商业区,西部为行政机关所在。工厂多沿河分布。城市布局井然,房屋造型多呈欧洲风格,但又具有开敞、轻巧、简洁、明快的热带建筑特点,布拉柴维尔市政府、邮电局、圣安娜车站、高等师范学校、医院等都是典型建筑。1934年通铁路后,布拉柴维尔成为水陆运输枢纽,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食品、啤酒、制糖、榨油、卷烟、木材加工、金属加工、化工、水泥、电力等。布拉柴维尔是刚果(布)——大西洋铁路和水运的连接点,是刚果河重要港口,港口年吞吐量60万吨,有各种专业码头,输出木材为主,来自乍得、中非共和国和加蓬等国的过境物资在布拉柴维尔经铁路转运至黑角港。布拉柴维尔西北郊马亚马亚有国际机场,与金沙萨有轮渡相通。布拉柴维尔建有国立大学和多种专业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地区总部所在地。
      刚果王国是西班图族刚果人大约于14世纪前后建立的国家,首都姆班扎(马塔迪南部)。 1482年,葡萄牙人到达刚果时,刚果已是一个很繁荣的大国。它的版图,西起大西洋,东至宽果河,北自刚果河以北,南抵宽札河。大体包括今扎伊尔西南部和安哥拉西北的部分地区。刚果王国有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机构,中央设分管财政、军事、外交、河流和森林等事务的大臣。地方行政,全国划分为6个省,省以下设县和村。中央各部大臣和省长由中央任命,县和村的行政长官由当地酋长充任。另外,还专门设置传讯官,向全国及时传达国王的旨令。国王还拥有一支常备军,战时所有成年男子都服兵役。王位按母系承袭,即由舅父传位于外甥。
      刚果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泽广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刚果河及其众多支流和独流入海的奎卢—尼阿里河构成稠密水网,富水力。森林占国土面积55%以上,盛产乌木、黑檀木等贵重木材。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