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地图
不丹简介
  •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该国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口增长率约2.5%。不丹族占总人口50%,尼泊尔族占35%。不丹语“宗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首都廷布(Thimphu)是全国的政治、宗教中心。
      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北部及东北、西北与中国为邻;南部与印度接壤。境内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 ,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北部高山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海拔2650~5480米。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蓝绵羊、兰花、野罂粟和罕见的雪豹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长,这里还有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茂密的高海拔橡树林,甚至有老虎爪的印痕。南亚虎通常出没于低海拔的森林地带,但在不丹,它的踪迹却可能出现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线之上。
      不丹历史悠久。现在的旺楚克王朝建立于1907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和政党。1953年,不丹建立立法机构国民议会,负责制定法律,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1968年5月,不丹建立最高行政机构大臣委员会,行使政府内阁职能,国王兼任政府首脑。1972年,时年16岁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登基,成为旺楚克王朝第四位国王。为向现代化国家转变,旺楚克国王决意改变传统的世袭君主制,在不丹推行民主制。1998年6月,旺楚克国王解散内阁,对政治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国王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1年9月,旺楚克国王下令筹备起草宪法,以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议会民主制国家。同年11月30日,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2005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向社会公布第四稿宪法草案,请全国人民讨论。草案在形成全国共识后,经国民议会审批,成为不丹正式宪法。根据这部宪法,不丹将建立两院议会制。2006年12月,旺楚克国王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新国王登基后继续推进不丹的民主政治进程。2007年12月,不丹选举产生议会上院。2008年3月,不丹举行国民议会(下院)选举,将首次通过选举产生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
      不丹全国9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农、牧、林业。耕地面积为13.7万公顷。1999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麦、大麦、荞麦、马铃薯和小豆蔻。畜牧养殖较普遍,有黄牛、牦牛、水牛约50万头,猪、羊约16万只。主要树种有婆罗双树、橡树、松树、冷杉、云杉、桦树等,以丰富的名木花草闻名遐迩。盛产水果。1993年采伐木材160 万立方米。“七五”计划期间,对农业和畜牧业的预算投资为3700万努。农业部门年增长率约为2.5%。建成农业发展中心159个,农业育种农场11个,并有其它类型农业机构8个。1998-1999年度农产品出口6.61亿努。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