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地图

与几内亚相关的地图:

几内亚简介
  • 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简称几内亚,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接壤,西濒大西洋。面积245857平方公里,人口940万(2007年)。海岸线长约352公里,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内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4~32℃。官方语言为法语,
      公元9至15世纪,几内亚是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一部分。1870—1875年民族英雄萨摩利·杜尔统一境内各小王国。建立乌阿苏鲁王国。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几内亚,随后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接踵而至。1842—1897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同各地部落酋长签订30多个“保护”条约。1885年柏林会议划几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893年命名为法属几内亚。1957年几内亚民主党领导人艾哈迈德·塞古·杜尔组织半自治领地政府。1958年9月几内亚人民通过公民投票反对法国戴高乐宪法,要求立即独立,拒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同年10月2日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杜尔出任共和国首届总统。1984年3月底塞古·杜尔总统逝世,4月3日以兰萨纳·孔戴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接管了国家最高权力,宣布改国名为“几内亚共和国”(亦称几内亚第二共和国),孔戴成为几内亚独立后的第二位总统。1994年1月,成立第三共和国。2003年12月,几内亚举行总统选举。此次选举是几内亚实行多党制以来举行的第三次总统选举。当时69岁的孔戴以95.25%的得票率蝉联总统。2008年12月22日,孔戴总统病逝。23日,以穆萨·达迪斯·卡马拉上尉为首的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成立“国家民主与发展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同时推举卡马拉为该委员会主席。2010年11月,几内亚举行大选,阿尔法·孔戴赢得选举,成为几内亚第一位民选总统。
      几内亚人一般都不准谈论有关猪的话题,也十分忌讳使用猪鬃、猪皮和猪内脏制成的物品,如毛刷、 皮革、皮箱等。他们对公鸡有特殊的感情,视作力量和美丽的象征,因而男子们常喜爱将其头梳成高高的鸡冠状,而四周却剃得光光的,远远望去犹如一个突出的鸡冠立在头上,颇为独特。几内亚人能歌善舞。鼓在几内亚的运用十分广泛,他们常以变幻莫测的鼓点来表达其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的感情。每逢传统节日,公众集会,男女举行婚礼,孩子出生和命名,在集体歌舞的欢乐场面中,总少不了以鼓为主器作欢乐的合奏。可以说,在几内亚几乎无处听不到鼓声。在几内亚,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时候那种白衣和斗篷的女性。这些白衣、斗篷,是贞节纯洁的象征。这一身打扮,具有传统宗教上的意义。男士们一看到这种打扮的异性,无不敬重有加。也就是说,视她们为什么值得敬重的女性。女性观光的旅游者,若以这咱打扮出入,会倍受尊敬。几内亚人常以大米、甜薯、玉米等为食,又习惯以羊肉为主要的副食品,如羊肉大米饭,串烤羊肉、全烤羊肉等都是他们的佳肴。加外,有鸡冠的公鸡头也是他们喜爱的佳肴。他们还常驻以全羊来款待贵宾,以表示特别的尊重。他们的口味偏重,喜爱香、不怕油腻。他们一般都习惯吃大块的羊肉、牛肉,不爱吃肉片、肉丁之类的菜肴。
      几内亚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西部(称下几内亚)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几内亚)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被称为“西非水塔”。东北部(上几内亚)为平均海拔约300米的台地。东南部为几内亚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宁巴山,为全境最高峰。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内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几内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黄、绿三色。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烈士的鲜血,还象征劳动者为建设祖国而作出的牺牲;黄色代表国家的黄金,也象征普照全国的阳光;绿色象征该国植物。另外,红、黄、绿三色也是泛非颜色,几内亚人视之为“勤劳、正义、团结一致”的标志。几内亚国徽为盾徽。黄色盾面上绘有交叉的枪和剑,上方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盾徽基部为国旗颜色,下端的饰带上写着“劳动、正义、团结”。国徽的主题表达了几内亚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决心,以及对自由、和平的热爱。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