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地图
毛里塔尼亚简介
  •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接壤。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 667公里。人口总体上分为摩尔族和黑非民族(非洲黑人)两大类。摩尔族中白摩尔人(阿拉伯-柏柏尔血统)占30%,具有阿拉伯文化语言传统的哈拉廷人(又称黑摩尔人)占41%。非洲黑人占32%,主要部族是图库勒族、颇尔族、索宁克族、沃洛夫族和班巴拉族。1991年7月20日颁布的新宪法规定,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法语为通用语言。民族语言有哈桑语、布拉尔语、索宁克语和沃洛夫语。约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毛里塔尼亚近2/3的地区是沙漠,西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性气候,高温少雨,年平均气温30~35℃,年降雨量100毫米以下,多“哈马丹”风和龙卷风。南部塞内加尔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5~10月为雨季,11月~翌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30℃。年降雨量250~650毫米。首都努瓦克肖特西濒大西洋,9月为最热月,气温约24~34℃,12月为最冷月,气温约13~28℃,每年9至12月多风沙天气,盐蚀比较厉害。毛里塔尼亚只有一条长600公里的铁路,连接毛里塔尼亚北部非德里克铁矿和努瓦迪布, 运输铁矿石至努瓦迪布港口的火车被称为全世界最长的火车,也成为旅游景点之一。
      毛里塔尼亚农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5%。毛现有可耕地面积50.2万公顷,2001年总种植面积为21.378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高粱、水稻、小米、玉米、小麦、大麦、豆类、椰枣等。农业靠天吃饭,受自然灾害影响大。2003年产粮8万吨,仅占粮食总需求的15%。2004年毛降雨量偏少,又遇蝗灾,造成农业大幅减产。毛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并要求国际援助。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主要畜养羊、牛和骆驼。2003年牲畜总数存栏量绵羊870万只,山羊550万只,骆驼129万头,牛156万头。毛海域是西非渔场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是毛重要经济部门,2005年从业人员35000人,渔船2500艘。渔业产品全部出口,收入占国家总出口收入的54%。2002年渔产量67万吨,2003年捕鱼量64万吨。通过出口和发放捕鱼许可证,毛渔业年平均收入2.5亿美元。
      毛里塔尼亚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储量估计达 87亿吨。其他资源储量:铜矿2200万吨,石膏约40亿吨,磷酸盐1.4亿吨。渔业资源丰富,储量为400万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预计储量丰富, 2006年2月正式成为石油生产国。森林总面积47440公顷。工业不发达 ,主要是一些采矿和小型加工业。采矿业主要开采铁矿,产值占GDP12%,出口占总出口的54%(2001年)。年开采能力为1200万吨,年开采量为1000万吨左右。2003年,生产铁矿石1000万吨,出口创汇2.25亿美元,主要出口法国、意大利、丹麦、比利时等国。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