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地图
阿拉木图简介
-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阿拉木图州的首府。它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东邻中国 新疆。面积10.51万平方公里。人口包括阿拉木图市在内为203.2万(1987)。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尔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绿洲中。
冼星海大街位于阿拉木图市东区,同拜卡达莫夫街并行。拜卡达莫夫是哈萨克斯坦的著名音乐家,当年这位异国的同行曾向流落他乡的冼星海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两位伟大的音乐家在艰难岁月里结下了深厚友情。冼星海纪念碑竖立在冼星海大街和加加林大街交汇处。纪念碑以荷花为造型,碑体下部荷叶层叠,上部荷花绽放。荷花纯洁高雅,寓意东方文化。用中、哈、俄三种文字镌刻的碑文写道:“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纪念碑上还镌刻着冼星海的简历以及他创作的歌颂哈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第一行乐谱。
在哈萨克斯坦,人们习惯用著名人物的姓名来命名城市的街道,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冼星海于1943年从莫斯科辗转到达阿拉木图,在这里度过了他40岁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两年半时间,受到当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料,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勇气和信心,创作了一批激情涌荡的传世佳作。这一时期,他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及《中国狂想曲》、《阿曼盖尔德》、《满江红》等音乐作品,收集和改编了大量哈萨克民歌,成为用音乐传递中哈友谊的使者。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哈萨克斯坦在阿拉木图不仅命名了冼星海大街,还建造了冼星海纪念碑和冼星海故居,它们成为中哈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阿拉木图历史悠久,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城市始建于1854年,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一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9年成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它成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由于阿拉木图地处边疆地区,城市扩展余地有限,1994年哈萨克斯坦决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迁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从1997年12月10日起,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于1930年通铁路,此后发展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和轻工业均占有很大比重。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阿拉木图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市区布局整齐,满目苍翠,有宽阔平坦的林荫道,还有许多公园和果园,是中亚地区最美的城市之一。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中国 缅甸 伊朗 菲律宾 黎巴嫩 塞浦路斯 土库曼斯坦 朝鲜 泰国 阿曼 尼泊尔 以色列 格鲁吉亚 塔吉克斯坦 韩国 文莱 也门 阿富汗 土耳其 亚美尼亚 印度尼西亚 蒙古 印度 约旦 伊拉克 斯里兰卡 阿塞拜疆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柬埔寨 科威特 马尔代夫 巴勒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不丹 新加坡 卡塔尔 孟加拉国 马来西亚 吉尔吉斯斯坦 老挝 巴林 东帝汶 叙利亚 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阿联酋
- 【欧洲国家】
- 挪威 波兰 希腊 爱尔兰 安道尔 拉脱维亚 摩尔多瓦 瑞典 捷克 俄罗斯 比利时 奥地利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芬兰 英国 立陶宛 卢森堡 意大利 斯洛伐克 圣马力诺 丹麦 荷兰 乌克兰 摩纳哥 梵蒂冈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 冰岛 法国 匈牙利 西班牙 马耳他 塞尔维亚和黑山 列支敦士登 德国 瑞士 马其顿 葡萄牙 爱沙尼亚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波黑
- 【非洲国家】
- 埃及 中非 突尼斯 喀麦隆 布隆迪 塞内加尔 坦桑尼亚 斯威士兰 马里 苏丹 摩洛哥 索马里 安哥拉 西撒哈拉 莫桑比克 阿尔及利亚 加纳 刚果 冈比亚 吉布提 赞比亚 塞拉利昂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亚 多哥 加蓬 几内亚 肯尼亚 马拉维 利比里亚 纳米比亚 布基纳法索 贝宁 南非 佛得角 乌干达 科摩罗 科特迪瓦 博茨瓦纳 几内亚比绍 乍得 利比亚 尼日尔 卢旺达 莱索托 尼日利亚 津巴布韦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马达加斯加 塞舌尔(马埃岛) 刚果民主共和国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埃塞俄比亚
- 【北美洲国家】
- 美国 加拿大 巴拿马 危地马拉 尼加拉瓜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墨西哥 巴哈马 萨尔瓦多 多米尼克 格林纳达 安提瓜和巴布达 海地 伯利兹 牙买加 洪都拉斯 圣卢西亚 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维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