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亚地图
索非亚简介
  • 索非亚是保加利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保加利亚中西部,地处四面环山的索非亚盆地南部。全国第一大城城市跨伊斯克尔河及其支流,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近120万。古称“塞迪卡”。
      索非亚全市大体分为三个区:文化区,在市区东南部;工业区,在市区北部;商业区和行政机关,集中在中部。全市半数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全国15%的大型工业企业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8%。主要工业项目有机械、金属制造、冶金、电子、食品、纺织、橡胶、化工、造纸等,全国四分之三的印刷业也集中于此。全国六分之一的大型工业(钢铁、机械、电机制造、金属加工、纺织、食品等),五分之一的工人,18%的工业品,均集中于此。郊区农业发达。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1984年建成索非亚-鲁塞-瓦尔纳-普罗夫迪夫-索非亚环形电气化铁路。为中欧-西亚间的交通要冲。有索非亚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以及科学院、历史博物馆等。多游览胜地。市内“九九广场”上有季米特洛夫陵墓。市郊的维托沙山风景优美,已辟为天然禁猎公园,并设有登山电动缆车。
      索非亚是欧洲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称“塞尔迪卡”,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为色雷斯人塞尔迪部落所建造并定居于此,迄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罗马帝国时期,曾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罗马皇帝图拉真曾下令在这座城市制造罗马帝国使用的货币,是罗马帝国的要塞城市,并以温泉享有盛名,全城有多处水温在40℃左右的泉水涌出,迄今在市中心的巴尔干旅馆仍保存有建于5世纪的罗马浴室遗址。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索非亚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索非亚成为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一部分,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聚集区。1382年,奥斯曼人占领索非亚,随后奥斯曼帝国统治了500年之久。公元14世纪,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将城市名称定为“索非亚”,在希腊语里,“索非亚”意为“智慧”。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邑。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正式成为保加利亚的首都。历史上,索非亚曾经多次遭到毁坏。在奥斯曼人占领时期,索非亚受到严重摧残,全城众多的古建筑仅有两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幸存下来,一座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圣乔治教堂,另一座是建于公元4世纪初的圣索非亚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索非亚遭到空前的严重破坏,1.25万个家庭的住宅被炸毁,机关企业受到破坏,全市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座建筑物都带有战争斑痕。战争结束后,勤劳智慧的保加利亚人民在短时间内便医治好了战争创伤,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索非亚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藏有煤、铅、锌、铜、铁、铀、锰、铬、矿盐和少量石油。森林面积38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约35%。保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主要农产品有谷物、烟草、蔬菜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尤以酸奶、葡萄酒酿造技术著名。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机和电子、食品和轻纺等。1989年底保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平等的条件下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旅游和服务业。外贸在保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进口产品是能源、化工、电子等产品,出口产品主要是轻工产品、化工、食品、机械、有色金属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