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地图
仰光简介
  • 仰光为缅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为缅甸首都,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又名莱河)与勃生堂河交汇处,距离安达曼海37公里,为缅甸最大港口,东南亚最大港口之一。平缓的仰光山从北边伸进市区,城市的东、南、西边都是平原,仰光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500万(2000年统计),面积为312平方英里,仰光时区是协调世界时加上六个半小时。
      仰光是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仅34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缅甸全年进出口贸易的80%的货物都经过这里。全国的铁路和公路干线都汇集于此。仰光因位于内河与海运的交点,内河航运发达。仰光河长37公里,水深面阔,向西有端底运河与伊洛瓦底江干流相通,向东有勃因锡唐运河与锡唐河水系相接,构成以仰光为中心的全缅甸最为繁忙的内河航运网。仰光港水深港阔,是全国最大的商港,终年可停泊万吨远洋巨轮,码头从东边的丁因至西边的阿龙,总长约11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仰光也是全国铁路和公路干线的交点,还有34条航线通往全国主要城市。北郊21公里处的明加拉顿机场,是国内和国际重要的航空港,也是亚洲最优良的民用机场之一。
      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早的著名建筑,也是世界佛教的一大圣地。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在缅语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大金塔建在仰光市北部茵雅湖滨海拔51米的丁固达拉岗上,始高8.3米,后来经历代王朝不断修建,现在塔身高112米。佛塔由砖砌成,塔身表面贴满了金箔,塔形像一只覆在地上的巨钟,底部周长427米,有4个大门,门外有石狮镇守,门内有玉雕佛像,塔内还设有石梯和电梯。塔顶罩着一个5米高、1.25吨重的金属宝伞,伞尖顶着一颗直径27厘米的金球,球的表面镶有钻石和红蓝宝石共5000多颗。塔檐悬挂1000多枚金铃和400多枚银铃。在大金塔四周,还有68座小金塔,形状与大金塔相仿,组成金塔之林。
      30年代,仰光遭受到严重的地震和海啸的重创,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又成为同盟国和日本的战场。虽然之后仰光进行重建的工作,但是再也无法恢复成为过去英国统治时期的商业重镇。到了20世纪,更因为缅甸军政府所采取的孤立政策,让这个城市的经济一蹶不振。仰光的工业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全国30%的产业工人都集中在仰光。仰光兼有海港、河港,港口宽阔,有延伸码头13个,吃水9米的万吨远洋轮可直抵城下,全国30%的稻米、矿石、木材、棉花输出和贸易多在此进行,仰光成为缅甸全国的贸易中心。仰光是国家行政和经济中心,商业兴旺,商务活动从三角洲的稻米之乡向外辐射。随着对外开放的新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在最近几年来,仰光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私营企业的贸易也在扩大。
      仰光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工农业发展缓慢。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颁布《国营企业法》,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目前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1992-95年缅甸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7.5 %。1995年缅政府制订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力图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五年发展计划期间,缅甸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4%。2001年度,政府制订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经济发展计划,并制定经济年均增长10%的目标。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货膨胀,使经济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由于美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及本身经济结构的封闭性和脆弱性,缅甸经济仍然未走出困境。外国在仰光投资主要投资领域为:石油天然气、水产业、矿产业、制造业(成衣制造业)和饭店旅游业。主要投资国为新加坡、英国、泰国。
世界各国
  • 【亚洲国家】
  • 【欧洲国家】
  • 【非洲国家】
  • 【北美洲国家】
  • 【南美洲国家】
  • 【大洋洲国家】